收离纠散的成语故事


收离纠散

拼音shōu lí jiū sàn

基本解释收集离散者。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彧传》:“若绍收离纠散,乘虚以出,则公之事去矣。”


暂未找到成语收离纠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收离纠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徙善远罪 西汉·戴圣《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跌跌滚滚
悲痛欲绝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毡袜裹脚靴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而今这银子我也不问是你出是他出,你们原是毡袜裹脚靴,但须要我效劳的来。”
过河卒子 张友鸾《秦淮粉墨图》第62回:“这是‘做了过河卒子,只有拼命向前’的时候呀!”
盲目崇拜 梁遇春《醉中梦话(二)》:“屈服于权威的座前已是我们的国粹,新文学家用不着再抬出许多沾尘不染的洋圣人来做我们盲目崇拜的偶像。”
史策丹心 元·脱脱《宋史·文天祥传》:“人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杵臼交 《后汉书 吴祐传》:“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
寸阴可惜 清·朱彝尊《朱翁六十寿序》:“人生世上,寸阴可惜,岂可晷刻偷安耶!”
偷安旦夕 三国魏·钟会《移蜀将吏士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俱碎。”
老死牖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假若误出误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无罪的却命绝了囹圄刀锯之间,难道头顶上这个老翁,是没有眼睛的么?”
虚而虚之 《草庐经略·虚实》:“虚而虚之,使敌人转疑以我为实。”
松柏之寿
切中要害 林语堂《看见碧姬芭杜的头发谈小品文》:“亦可于偶语中道得款曲,切中要害。”
门阶户席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七年》:“门阶户席,皆王亲也。”
心如刀锉 元 周文质《蝶恋花 悟迷》曲:“病魔,心如刀锉,对青铜知鬓皤。”
赌物思人
卖犊买刀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六卷:“又何必劳民动众,卖犊买刀?”
进贤退佞 郑观应《论普国中只事略》:“凡不能进贤退佞,安内攘外,而徒以小康谨安常习故者,皆耻也。”
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吹叶嚼蕊 唐·李商隐《柳枝》诗序:“柳枝,洛中里娘也……吹叶嚼蕊,调丝擫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
终天之戚
瞪眼咋舌 康濯《腊梅花 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但她们干那新鲜事儿的气魄很快就镇住了大家,叫大家不能不瞪眼咋舌。”
不堪言状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官场上面的举动,也见了许多,竟有不堪言状的。”
须弥芥子 《维摩经不思议品》:“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