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户修a>成语词典不知轻重缓急不知轻重缓急的故事

不知轻重缓急的成语故事


不知轻重缓急

拼音bù zhī qīng zhòng huǎn jí

基本解释指人办事不知事情有主要的、次要的,急办的和可缓办的区别。

出处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项工作。”


暂未找到成语不知轻重缓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知轻重缓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居重驭轻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故自三代、秦、汉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亲历行阵,习知武事,知居重驭轻之势。”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摇身一变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科(棵)松树。”
心如止水 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念念有词 明 吴承恩《西游记》:“手里捻珠,口内念念有词,往那巽地上吹了一口气,忽的吹降去,便是一狂风。”
功到自然成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这师父原来只是思乡难息!若要那三三行满,有何难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
打定主意 曾朴《孽海花》第七回:“打定主意,就把自己狎妓旷职的缘由,详细叙述,参了一本,果然奉旨革职。”
千里莼羹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捐金抵璧 语本晋·葛洪《抱朴子·安贫》:“上智不贵难得之财,故唐虞捐金而抵璧。”
翻手为云覆手雨 宋·王安石《老人行》:“翻手为云覆手雨,当面论心背后笑。”
于安思危 《战国策 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鹰撮霆击
独木不成林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崔骃传》:“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
拔山超海 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持秋霜夏震之威,以拔山超海之力,顾指则风云总至,回眸而山岳削平,虽复旗鼓所临,有征无战。”
告贷无门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一部:“是如何告贷无门,处处受别人的嘴脸。”
杖杜弄麞 《旧唐书·李林甫传》:“有用‘杕杜’二字者,林甫不识杕字,谓吏部侍郎韦陡曰:‘此云杖杜何也?’陡俯首不敢言。又太常少卿姜度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麞之庆’”
掀天斡地 宋·冯时行《遗夔门故旧》诗:“蜀江逬出岷山来,翻涛鼓浪成风雷。掀天斡地五千里,争赴东海相喧豗。”
咫尺万里 《南史 萧贲传》:“幼好学,有文才,能书善画,于扇上画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明昭昏蒙 唐 韩愈《独孤申叔哀辞》:“众万之生,谁非天邪?明昭昏蒙,谁使然邪?”
口巧手拙
矜才使气 清 昭槤《啸亭杂录 黄雅林》:“先生学问渊博,矜才使气,医卜艺术之书,无不周览。”
操觚染翰 宋 无名氏《灯下闲谈 梦与神交》:“松拜而更之,乃操觚染翰;表成,呈于王。”
简切了当 郭沫若《虎符》第三幕:“无忌,我简切了当的告诉你吧。你是爱如姬的,是不是?”
眉睫之间 战国·宋·庄周《庄子·庚桑楚》:“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
张嘴挢舌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重庆道一见了他,也不暇多叙寒暄,便把领事的一番话述了出来。某观察听了,不觉张嘴挢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