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惯道的成语故事

拼音néng shuō guàn dào
基本解释形容人口才好,很会讲话。
出处明 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三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暂未找到成语能说惯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能说惯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量能授官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今陛下躬行大孝,鉴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 |
运筹帷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引律比附 | 《明律·名例·刑律》:“凡律令该载不尽事理,若断罪而无正条者,引律比附。” |
眉欢眼笑 | 清 李渔《意中缘 拒妁》:“若说起才郎的名字,只怕你们两个,都要眉欢眼笑起来。” |
相形见拙 | 郭沫若《蒲剑集·“民族形式”商兑》:“皮簧剧在戏剧构成上也占着超越的地位,但把来和近代小说与近代话剧比较,由于内容的陈旧,是不免相形见拙的。” |
蝶意莺情 | 明·陈霆《渚山堂词话》第三卷:“蝶意莺情留恋处,还在余花剩柳。” |
死不瞑目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坚传》:“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
恃才傲物 | 《梁书 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
如箭在弦 | 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
天不盖,地不载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不知是那个天不盖,地不载,该剐的贼,装做我去打了城子。” |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无巧不成书!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
食马留肝 | 《史记·封禅书》:“文成(少翁)食马肝死耳。”司马贞索隐:“案:《论衡》云:‘气热而毒盛,故食走马肝杀人。’” |
白骨再肉 | 唐 张文成《游仙窟》:“十娘怜悯客人,存其死命,可谓白骨再肉,枯树重花。 |
金相玉映 | 唐·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相印师坛,共观昼锦;金相玉映,各炫晨葩。” |
幺豚暮鹨 |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1卷:“适余生阿迟,念二人俱是幺豚暮鹨,遂相订为婚。” |
昼阴夜阳 | 《后汉书·王允传》:“月犯执法,彗孛仍见,昼阴夜阳,雾气交侵。” |
视而弗见,听而弗闻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咸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 |
抱子弄孙 | 《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 |
断凫续鹤 | 梁启超《政闻时言·外债平议》:“今我国于此种机关,百不一具,而惟断凫续鹤,欲袭取其企业之形式以移植于我国,是以格格而不入也。” |
穷天极地 |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元之盛时,外夷朝贡者千余国,可谓穷天极地,罔不宾服。” |
三好两歉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那女儿年方一十二岁,一貌如花,且是聪明,单只从小的三好两歉,有些小病。” |
杖策窥园 | 宋·王安石《窥园》诗:“杖策窥园日数巡,攀花折木兴常新。” |
神彩飞扬 | 曹禺《胆剑篇》第五幕:“夫差年已五旬以上,面染风霜,多了皱纹,但还是神彩飞扬。” |
英雄短气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只缘儿女情长,遂使英雄短气。” |
鼠盗狗窃 | 《北齐书·薛掓传》:“杲鼠盗狗窃,非有远志,宜先讨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