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尖对麦芒的成语故事


针尖对麦芒

拼音zhēn jiān duì mài máng

基本解释比喻双方都很利害,互不相让。

出处老舍《荷珠配》第一场:“黄龙衮你这小子真叫会算账!怎奈呀针尖对麦芒,全三爷子不会上你的当。”


暂未找到成语针尖对麦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针尖对麦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阿时趋俗 恽代英《再复毕几庵书》:“故办杂志者,当研究社会心理(然此决非阿时趋俗,只以顺其势而利导之耳)。”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 战国·宋·墨翟《墨子·亲士》:“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自实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似的,身子好像墽盘上蚂蚁,一霎也站脚不住。”
一穷二白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血流成川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1回:“打进番营来,如入无人之境,打得尸如山积,血流成川。”
长夜漫漫 《淮南子 宁戚〈饭牛歌〉》:“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才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知恩报德 《群英类选·〈红蕖记·触身谐配〉》:“可怜见咱魂销尽,知恩报德情难混。”
旗靡辙乱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叨在知己 清 霁园主人《夜潭随录 崔秀才》:“谓叨在知己,亟当如命。
日中必湲
朋党比周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夫从人朋党比周,莫不以从为可。”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5月5日电》:“语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愿诸公深思熟虑之。”
破竹之势 《北史 周纪下 武帝》:“严军以待,击之必克。然后乘破竹之势,鼓行而东,足以穷其窟穴。”
明升暗降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6回:“就是再添一千个都老爷,也抵不上两个监督、一个织造的好:这叫做‘明升暗降’。”
较时量力 宋·朱熹《答张敬夫书》:“又须审度彼己,较时量力,定为几年之规,若孟子,大国五年,小国七年之说。”
高爵显位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能言善辩 元 尚仲贤《气英布》:“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
金革之患 汉·扬雄《长杨赋》:“永亡边城之灾,金革之患。”
疙疙瘩瘩 沈从文《绅士的太太》:“见到大少爷在电话旁拿着耳机,说洋话,疙疙瘩瘩。”
轻身重义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三饥两饱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野夫长短句》:“跛子一生别无路,展手教,化三饥两饱。回视云汉,聊以自诳元神。”
三拳二脚
挑字眼儿
失神丧魄 茅盾《虹》:“怎么我近来变了呀!这样失神丧魄,没有一点精密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