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章凤姿的成语故事

拼音lóng zhāng fèng zī
基本解释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刘孝标注引《嵇康别传》:“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暂未找到成语龙章凤姿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龙章凤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鞭不及腹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
通功易事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 |
后来居上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
划地为牢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回:“古人划地为牢,他将棍子划了圈儿,强似划地为牢,假如有虎狼妖兽来时,如何挡得他住?” |
寡闻少见 | 东汉 班固《汉书 匡衡传》:“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大察,寡闻少见者戒于雍蔽。” |
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
循环无端 | 春秋·齐·孙武《孙子·势》:“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
切切在心 | 明 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一回:“不期被住持爷知觉,施恻隐之心,释放我等,又赐诸弟兄财物,至今感佩不忘。小人切切在心,报恩无地。” |
欢喜冤家 | 元 乔吉《水仙子 赠朱翠英》:“五百年欢喜冤家,正好星前月下。” |
相去咫尺 | 宋·洪迈《夷坚丙志·饶氏妇》:“相去咫尺,而莫见其形貌。” |
毫不含糊 | 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的迫切任务》:“关于这种政策改变的客观原因和时间性,我们曾经毫不含糊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 |
重生父母 | 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你是我重生父母,再长爷娘。” |
鸠僭鹊巢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七卷:“若是小婿承受,外人必有逐子爱婿之谤。鸠僭鹊巢,小婿亦被人谈论。” |
暴殒轻生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弄出这暴殒轻生的祸来。” |
轻财贵义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恒传》:“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 |
识昧高卑 | 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是知牤俗昏鄙,识昧高下,不可以磨极临,而可以诚义感。” |
同年而校 | 章炳麟《文学说例》:“体若骈枝,语反简核;岂与夫苏轼陈亮苟为辞费者同年而校乎?” |
枉费日月 | 宋·朱熹《管下县相视约束》:“不惟重扰灾伤人户,亦恐枉费日月,不能了办。” |
沉不住气 | 老舍《正红旗下》:“作了这么多年的官儿,还是沉不住气呀!” |
赤贫如洗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1回:“老人家两个儿子,四个孙子,家里仍然赤贫如洗。” |
半涂而废 | 参见“半途而废”。 |
摸棱两可 |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 |
客囊羞涩 | 清·孔尚任《桃花扇·访翠》:“只是一件,客囊羞涩,恐难备礼。” |
个中之人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七卷:“据下官看起来,不是个中之人。” |
搏砂弄汞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5回:“这泼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搏砂弄汞,捉影捕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