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不磨的成语故事


千古不磨

拼音qiān gǔ bù mó

基本解释流传千万年也不会磨灭。犹千古不朽。

出处清 李渔《闲情偶寄 结构第一》:“《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


暂未找到成语千古不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千古不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离世遁上 《韩非子·八说》:“为故人行私,谓之‘不弃’;以公财分施,谓之‘仁人’;轻禄重身,谓之‘君子’;枉法曲亲,谓之‘有行’;弃官宠交,谓之‘有侠’;离世遁上,谓之‘高傲’;交争逆令,谓之‘刚材’。”
发人深省 唐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鹰视虎步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专功杀之性,不可亲也。”
语出月胁 唐 皇甫湜《〈顾况集〉序》:“偏于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最为快也。”
岩栖谷饮 明·张居正《得道长生颂》:“故岩栖谷饮、绝粒噏精者,守形之士也。”
渔阳鼙鼓 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百岁之好 明 屠隆《昙花记 士女私奔》:“亦雅慕其才藻,故将图百岁之好,非仅邀一夕之欢。”
狗肉上不了筵席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40章:“说她‘狗肉上不了筵席’,让丈夫一人来参加就行了。”
支策据梧 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脚不沾地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那李嬷嬷脚不沾地,跟着凤姐儿走了。”
知来藏往 《周易 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雷厉风飞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部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转乾坤,关机阖开,雷厉风飞。”
名缰利锁 宋 柳永《夏云峰》词:“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斗重山齐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鸣凤记·典刑死节>》:“痛追思旧日相随,德业文章,斗重山齐。”
山盟海誓 宋 辛弃疾《南乡子 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温席扇枕 唐·杨炯《从弟去盈墓志铭》:“子之承亲,温席扇枕;子之友悌,同舆共寝。”
不失黍絫 《汉书 律历志上》:“权轻重不失黍絫。”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十黍为絫,十絫为一铢。”
惄焉如捣 《诗经·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铢两分寸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不使有铢两分寸之加焉。”
眉眼高低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7回:“只是跟着奶奶,我们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儿,也得见识见识。”
悲声载道 太平天国 洪秀全《誓师檄文》:“妇叹童呼,悲声载道;酷刑厚敛,怨气冲天。”
敢布腹心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敢布腹心,君实图之。”
赤贫如洗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1回:“老人家两个儿子,四个孙子,家里仍然赤贫如洗。”
戛玉鸣金 唐 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招魂续魄 明·宋濂《桃花涧修楔诗序》:“郑之旧俗,于溱洧两水文上,招魂续魄,执兰草以拔除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