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弄柳的成语故事


拈花弄柳

拼音niān huā nòng liǔ

基本解释比喻玩弄女人。

出处元·高明《琵琶记·瞷询衷情》:“绿鬓仙郎,懒拈花弄柳,劝酒持觞,眉颦知有恨,何事苦相防?”


暂未找到成语拈花弄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拈花弄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这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则是误伤人命。”
刮骨去毒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肩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鞠躬尽力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万目睽睽 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并序》:“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
桂折兰摧 元·曹之谦《吊王内翰从之》诗:“山蟾斗仰名空在,桂折兰摧恨未休。”
咄嗟立办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
哀矜勿喜 春秋 鲁 孔丘《论语 子张》:“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指东话西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三荷包再问问他,他便指东话西,一味支吾。又说:“临时我自来照料。”又说:“连我也不懂得甚么。”三荷包无可奈何,只得辞了出来,又与丁师爷商量。”
拉人下水 钱宁《圣人》第26章:“他认为,阳虎诱之于利禄,手法不够精细。拉人下水,先要寻其短处。”
裘敝金尽 清·余怀《板桥杂记·雅游》:“忽裘敝而金尽,遂寡欢而愁殷。”
牵心挂肠
迟疑不断 唐 韩愈《沦淮西事宜状》:“迟疑不断,未有能成其事者也。”
朝欢暮乐 《警世通言 杜下娘怒沉百宝箱》:“虽则如此,两下情好愈密,朝欢暮乐,终日相守,如夫妇一般。”
火冒三尺 姚雪垠《李自成 》第一卷第十五章:“当自成在路上才得到报告时,他不禁火冒三尺,恨恨地骂了一声:‘该死!’”
名满天下 先秦 管仲《管子 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重振旗鼓 清·湘灵子《轩亭冤·惊梦》:“侬欲重振旗鼓,烦你拟篇男女平权文劝戒女子。”
醉生梦死 宋 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目眩神迷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有金银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顿时吓得出神。”
凶年恶岁 汉·桓宽《盐铁论·力耕》:“凶年恶岁,则行货物,流有余而调不足也。”
嗒焉自丧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
福不徒来 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谏者福也,谀者贼也。人主听谀,是愚惑也。虽然,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百无一堪 《旧唐书 郭子仪传》:“盖以六军之兵,素非精练,皆市肆屠沽之人,务挂虚名,苟避征赋,及驱以就战,百无一堪。”
枉费心力 宋·朱熹《答甘道士书》:“所云筑室藏书,此亦恐枉费心力。”
纷华靡丽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安帝纪》:“嫁娶送终,纷华靡丽。”
穷鸟触笼 《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