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万里的成语故事


一举万里

拼音yī jǔ wàn lǐ

基本解释见“一举千里”。

出处《晋书·慕容盛载记》:“当如鸿鹄高飞,一举万里,不可坐待罟网。”


暂未找到成语一举万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举万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可乘之机 《晋书 吕篡传》:“宜缮甲养锐,劝课农殖,待可乘之机,然后一举荡灭。”
听人穿鼻 《南史 张弘策传》:“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
目指气使 西汉 刘向《说苑 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
惝恍迷离
老羞成怒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那一个老羞成怒,就假公济私,把他参改,拿问在监。”
孤男寡女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8回:“焉有孤男寡女共于幽室,况黑夜之中,不起奸淫的道理?”
木魅山鬼 南朝·宋·鲍照《芜城赋》:“木魅山鬼,野鼠城狐。”
断编残简 宋·黄庭坚《读书呈几复》:“身入群经作蠹鱼,断编残简伴闲居。”
丧师辱国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贯、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锋复军杀将,丧师辱国,大肆诽谤,欲皇上加罪。”
歃血为盟 唐 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歃血为盟,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披榛采兰 《晋书 皇甫谧传》:“陛下披榛采兰,并收蒿艾,是以皋陶振褐,不仁者远。”
不近人情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陶情适性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不过游戏笔墨,陶情性而已!”
一力承当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1回:“在晋侯面前,一力承当。”
钩爪锯牙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凤皇不下,句爪、居牙、戴角、出距之兽于是鸷矣。”
棋高一着,束手缚脚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55回:“你的见识是比我高,人家说我怕你,棋高一着,束手缚脚,真叫我怎么不怕呢?”
年灾月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如是林冲年灾月厄,遭这场屈事。今去沧州,生死不保,诚恐误了娘子青春。”
初度之辰 战国·楚·屈原《离骚》:“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脱皮掉肉 崔巍《爱与恨》:“老头子一辈为小梁庄群众起早搭黑,脱皮掉肉奔波,哪天黑来不熬到鸡儿叫。”
同甘同苦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大家见老爷事事与人同甘同苦,众情踊跃,也仗着妋齐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内,便修筑得完工。”
偷安苟且 宋·苏轼《乞蠲减星子县税钱第二状》:“其幸存者,亦皆偷安苟且,不为子孙长久虑。”
大澈大悟 元 郑德辉《伊尹耕莘》楔子:“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撼天震地 《三国志 魏志 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 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轻身徇义 汉·申屠蟠《为猴氏女玉奏记外黄令》:“当时闻之,人无勇怯,莫不强胆增气,轻身徇义,攮袂高谈称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