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合万死的成语故事


罪合万死

拼音zuì hé wàn sǐ

基本解释万死:死一万次。形容罪恶极大。

出处《魏书·房法寿传》:“臣既小人,备荷驱使,缘百口在南,致拒皇略,罪合万死。”


暂未找到成语罪合万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罪合万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漏洞百出 姚雪垠《<歧路灯>序》:“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无微不至 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义山恩海 元·柯丹丘《荆钗记·忆母》:“欣然便周全助路费,召共居,感此义山恩海深难弃。”
彻头彻尾 宋 朱熹《答程正思书》:“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
无独有偶 清 壮者《扫迷帚》:“闻简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谓无独有偶。”
韬戈偃武 《隋书·炀帝纪》:“译靡绝时,书无虚目,韬戈偃武,天下晏如。”
猿悲鹤怨 宋 朱熹《送籍溪胡丈赴馆供职》诗之二:“猿悲鹤怨因何事?只恐先生袖手归。”
江翻海扰 清·无名氏《陆沉病》楔子:“遍地腥膻,直弄得江翻海扰,鼠偷狗盗,大劫何日了?”
闳大不经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号寒啼饥 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狼吃幞头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你便骂我一千场,便拷我三十顿,我则索狼吃幞头,心儿自忍。”
龙口夺食 胡正《汾水长流》第18章:“眼看到了这‘龙口夺食’的麦收季节,他的麦地又多,错一天,就怕把他们到口的麦子耽误了。”
言谈林薮 《晋书·裴秀传》:“乐广尝与頠清言,欲以理服之,而頠辞论丰博,广笑而不言。时人谓頠为言谈之林薮。”
死标白缠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8回:“若不是狄周死标白缠,他还要抓空子逃跑。”
东风化雨
若存若亡 先秦 李耳《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引虎自卫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心焦如火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绣襦记·暂宿邮亭>》:“为何马犹不至,心焦如火,怎辞劳瘁。”
应天顺人 《周易 革》:“汤武革命,顺乎在而应乎人。”
划粥割齑
神完守固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于心,不挫于气,财神完而守固。”
喜笑盈腮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这场灾,一时间命运衰,早则解放愁怀,喜笑盈腮。”
毁不危身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丧不虑居,毁不危身。”
投杼之惑 《梁书·侯景传》:“当是不逞之人,曲为口端之说,遂怀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耳。”
鱼龙曼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