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蓑青笠的成语故事

拼音lǜ suō qīng lì
基本解释绿草编的蓑衣,青竹编的斗笠。形容渔翁的打扮。
出处唐·张志和《渔父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暂未找到成语绿蓑青笠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绿蓑青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以备万一 | 《八十一梦·第八梦》:“大时代来了,我们必须练习到脚能跑,手能作、肩能扛,以备万一。” |
不假思索 | 宋 黄榦《黄勉斋文籍 复黄会卿》:“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
不同流俗 | 《礼记 射义》:“不从流俗。 |
山光水色 | 唐 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 |
萋菲贝锦 | 柳亚子《满江红·吊蒋清烈女士》:“恨何物,萋菲贝锦,敢污清烈。” |
八方支持 | |
感天地,泣鬼神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7回:“那史册彪炳日月的事业,全是这两眶子不叫人知的暗泪做出来,感天地,泣鬼神,才扶到凌烟阁里,与了俎豆,叫他飨哩。” |
一天一地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四回:“又兼狄家的觅汉伙伴不曾分得银钱的,心里气他不过,到处去彰扬,不止他本村扬说的一天一地,就是邻庄外县,都当了一件异事传说。” |
腹心之疾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六年》:“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 |
若有若无 | 明 洪应明《菜根谭 闲适》:“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
潘郎车满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
救火投薪 | 《邓析子·无厚篇》:“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
一败如水 |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第一时期,富农耳里听得的是所谓江西一败如水,蒋介石打伤了脚,坐飞机回广东去了。” |
千里餽粮,士有饥色 | |
飞墙走壁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5回:“拿出飞墙走壁的本事,进到庵中。” |
没精打彩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彩,也只当是金钏儿昨日之事,他好没意思的。” |
殊形怪状 | 唐·窦冀《怀素上人草书歌》:“殊形怪状不易说,就中惊燥尤枯绝。” |
斑斑点点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3回:“看周谨时,恰似打翻了豆腐的,斑斑点点,约有三五十处。” |
甘之若饴 | 《明史·桑乔等传赞》:“言者踵至,斥逐罪死,甘之若饴,而不能得君心一悟。” |
妍皮痴骨 | 《晋书·慕容超载记》:“召见与语,超深自晦匿,兴大鄙之,谓绍曰:谚云‘妍皮不裹痴骨’,妄语耳。” |
晚节不终 | 《明史 于孔兼传》:“疏论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终,不当谥忠恪。” |
戴清履浊 | 前蜀·杜光庭《都监将军周天醮词》:“伏念戴清履浊,寓世立身,事主奉亲,自家刑国,虽忠贞励节,勤瘁在公,而休祉难臻,愆违易集。” |
村生泊长 | 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一折:“他乃是公子人家子孙,强似您这等村生泊长,无指教的小厮每。” |
肥肉大酒 | 唐·杜甫《严氏溪放歌》:“费心姑息是一役,肥肉大酒徒相要。” |
雪里送炭 | 唐·德行禅师《四字经·甲乙》:“雪里送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