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仁大度的成语故事

拼音kuān rén dà dù
基本解释大度:气量大,能容人。为人宽厚,心胸豁达。
出处汉·班固《汉书·高帝记》:“宽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暂未找到成语宽仁大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宽仁大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得而知 | 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
脚忙手乱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
民穷财尽 |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况且民穷财尽,百姓饔餐不饱,没闲钱去养马骡。” |
负德辜恩 | 汉·李陵《答苏武书》:“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
开后门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51回:“这都是开后门的话。” |
口出狂言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得大醉,口出狂言。” |
言不谙典 |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则见他一时半刻使尽了千方百计,吃紧的理不服人,言不谙典。” |
分守要津 | 明·何良臣《阵纪·战机》:“以寡击众,务于隘塞,必于暮夜,伏于丛茂,要于险阴;以众击寡,务于广漫,利于旦辰,分守要津,绝彼运道。” |
永永无穷 | 《汉书 景帝纪》:“然后祖宗之功德,施于万世,永永无穷。” |
艰难竭蹶 | 荀况《荀子 儒效》:“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 |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 《礼记 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奉如神明 | 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
寄颜无所 | 《晋书·蔡谟传》:“[蔡谟]迁侍中、司徒,上疏让曰:‘伏自惟省,惜阶谬恩,……上亏圣朝栋隆之举,下增微臣覆餗之衅,惶惧战灼,寄颜无所。’” |
争前恐后 |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五十五回:“欢乃麾兵直进,大众争前恐后,一涌而上,无复行列。” |
雨笠烟蓑 | 宋·刘过《沁园春·咏别》词:“念丹霞秋冷,风巾雾屦,五湖春暖,雨笠烟蓑。” |
东观之殃 | 汉·桓宽《盐铁论·讼贤》:“未睹功业所至,而见东观之殃,身得重罪,不得以寿终。” |
婴城自守 | 明·归有光《送太仓熊侯之任光州序》:“一旦倭奴来海外,吏非素备,婴城自守,惴惴不能保。” |
省方观民 | 《周易·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
凤翥龙蟠 | 《晋书·王羲之传论》:“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
穷纤入微 | 三国·魏·刘徽《<九章算术>序》:“虽曰九数,其能穷纤入微,探测无方,至于以法相传。” |
引绳批根 |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 |
过盛必衰 | 宋·辛弃疾《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厥今夷狄,物伙地大,德不足,力有余,过盛必衰,一失其御,必将豪杰并起,四分五裂。” |
邪不敌正 |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庄攈松》:“邪不敌正,理固然也。” |
趋炎奉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且说外面这些趋炎奉势的朋友,先前贾宅有事都远避不来,今儿贾政袭职,知圣眷尚好,大家都来贺喜。” |
挈瓶之知,不失守器 |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挈瓶之知,不失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