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切心骨的成语故事

拼音tòng qiè xīn gǔ
基本解释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出处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义士仁人,痛切心骨。岂以陛下之圣明智勇而能忍之乎!”
暂未找到成语痛切心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痛切心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避重就轻 | 宋 刘挚《忠肃集 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
猿啼鹤唳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三回:“两崖分虎踞龙盘,四面有猿啼鹤唳。” |
沧海遗珠 | 《新唐书 狄仁杰传》:“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
剪恶除奸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0回:“似你我行侠尚义,理应济困扶危,剪恶除奸。” |
握风捕影 | 汉·牟融《理惑论》第一卷:“神仙之书,听之则洋洋盈耳,求其效,犹握风而捕影,是以大道之所不取。” |
朝前夕惕 | 《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逆天犯顺 | 《周书·齐炀王宪传》:“直若逆天犯顺,此则自取灭亡。” |
善眉善眼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虽是吊死……倒比活的时节去了那许多的杀气,反是善眉善眼的。”老舍《老张的哲学》十一:“门房里坐着一个老人,善眉善眼象世传当仆人的样子。” |
哀痛欲绝 | 邹韬奋《抗战以来 与中央党部交涉的经过》:“尤使我哀痛欲绝的是艰苦忠贞于抗建文化事业的青年干部一个又一个的被拘捕。” |
虎而冠 | 《史记 酷吏列传》:“其爪牙吏,虎而冠。” |
慷他人之慨 | 明·李贽《焚书·寒灯小话》:“况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于人为不情,于己甚无谓乎?” |
蜗名蝇利 | 金·刘志渊《行香子·李会首问道》词:“妙道勤求,乐以忘忧。要蜗名蝇利心休。” |
安贫乐贱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蔡邕传》:“夫子生清穆之世,禀醇和之灵,覃思典籍,韫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
十光五色 | 清·归懋仪《百字令·答龚璱人公子即和原韵》词:“王台问字,料理吾乡去。海东云起,十光五色争睹。” |
煮豆燃箕 | |
千头万序 | 《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火宅驱牵常煎炒,千头万序何时了。” |
轻若鸿毛 | 《晋书·皇甫谧传》:“轻若鸿毛,重若泥沉,损之不得,测之愈深。” |
多嘴献浅 | 《醒世姻缘传》第二回:“这一定有多嘴献浅的人,对那强人说我在大门前看他起身,与街坊妇人说话。” |
一日三省 |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海涯天角 | 明·刘基《声声慢·咏愁》词:“雨冷云昏日暮,海涯天角轻衾。” |
穷则思变 | 《周易 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朱陈之好 | 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
负笈担簦 | 南朝·梁·任昉《求为刘献立馆启》:“有朋自远,无用栖凭,皆负笈担簦,栉风沐露。” |
虚气平心 |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虚气平心,乃至怒喜。” |
拏风跃云 | 明·宋濂《凤阳陈方氏赠二代碑铭》:“当时元夫志士,无不拏风跃云,吐阳嘘阴,致身于九霄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