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俱碎的成语故事

拼音yù shí jù suì
基本解释犹玉石俱焚。
出处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大兵一放,玉石俱碎,虽欲救之,亦无及已。”
暂未找到成语玉石俱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玉石俱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百步穿杨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 |
大打出手 | 许涤新《周总理战斗在重庆》:“国民党反动派发现了这一情况,气急败坏地大打出手,警察、宪兵、便衣、特务,纷纷出动。” |
漠不关心 | 明 朱之瑜《与冈骑昌纯书二首》:“至于一身之荣瘁,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 |
物极必反 | 宋 朱熹《近思录》引宋 程颐曰:“如《复卦》言七日来复,其间无不断续,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 |
带月披星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则合带月披星,谁着你停眠整宿?” |
秀外慧中 | 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
可见一斑 | 清 李汝珍《镜花缘》:“诸如此类,虽未得其皮毛,也略见一斑了。” |
逼良为娼 | 《文汇报》1989.5.28:“反映逼良为娼的文艺作品,从古到今可谓车载船装,数不胜数。” |
百废俱举 | 《续资治通鉴 宋理宗绍定五年》:“了翁(魏了翁)乃葺其城楼橹雉堞,增置器械,教习牌手,申严军律……居数月,百废俱举。” |
正大高明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集解:“言子路之学,已造乎正大高明之域,特未深入精微之实耳。” |
大衍之数 | 《周易·系辞》:“大衍之数五十。” |
弊车驽马 | 西汉·刘向《说苑·臣术》:“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交游皆得生焉,臣得暖以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 |
阿谀顺旨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严光传》:“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艳。” |
自由放任 |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 |
云过天空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把一桩惊风骇浪的大案,办得来云过天空。” |
大大方方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所以他们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
墙花路柳 | 明·高明《二郎神·秋怀》套曲:“风流。恩情怎比,墙花路柳?记待月西厢,和你携素手。” |
首倡义举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0回:“公首倡义举,奈何以王位让人耶?” |
魂不负体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这里知观正待进房,又听得本家门首锣响……惊得魂不负体,掇转身望外就走。” |
洞幽烛远 | 明 吴承恩《赠郡伯愚邵公报政序》:“有洞幽烛远之明,有含茹翕张不疾不徐之度。” |
昼警暮巡 | 宋·戴少平《王荣神道碑》:“公家之事,知无不为,昼警暮巡,考课尤著。” |
諠客夺主 | |
率由旧章 | 《诗经 大雅 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
搜章摘句 |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
针头线尾 | 夏萍《曾宪梓传》第一部分:“要生存,必须努力开垦,举凡‘家头窑尾、灶头锅尾、针头线尾。田头地尾’的各种劳作,客家妇女无不参与,而且与客家男人一起辖内制川、同甘共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