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书雁帛的成语故事

拼音yú shū yàn bó
基本解释见“鱼书雁帖”。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则笺简二字中,便有无穷本义,鱼书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
暂未找到成语鱼书雁帛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鱼书雁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好意思 | |
呀呀学语 | 巴金《还魂草》:“朋友那个新生的男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养育起来的,现在开始呀呀学语了。” |
智昏菽麦 |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朝秀晨终,龟鹤千岁,年之殊也。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 |
拍案惊奇 | 明末·凌濛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
岁寒松柏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负乘致寇 | 典出《易·解》:“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
平地风雷 | 元·汤式《南吕一枝花·言志》:“若说道董仲舒入朝,公孙弘见招,看平地风雷奋头角。” |
傲慢少礼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 |
思断义绝 |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咱两个思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教子》:“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
挨三顶五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穷马周遭际卖塠媪》第五卷:“但见红尘滚滚,车马纷纷,许多商贩客人驮着货物,挨三顶五的进店安歇。” |
潘郎车满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
苏海韩潮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蚤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出苏海韩潮。” |
大吹大擂 | 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四折:“赐你黄金千两,香酒百瓶,就在丽春堂大吹大擂,做一个喜庆的筵席。” |
因陋守旧 | 《宋史·欧阳修传》:“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 |
矮人看场 | 元 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二:“不可先看人议论,如矮人看场,无益。” |
白骨再肉 | 唐 张文成《游仙窟》:“十娘怜悯客人,存其死命,可谓白骨再肉,枯树重花。 |
擦掌磨拳 | 《西游记》第二二回:“那大圣护了唐僧……见八戒与那怪交战,就恨得咬牙切齿,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 |
借寇兵,赍盗粮 | 秦·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
急三火四 | |
齐趋并驾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1回:“甲寅以后为文明华敷之世,虽灿烂可观,尚不足与他国齐趋并驾。” |
深仇积恨 | 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 |
走了和尚走不了庙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溜了你就别回来!走了和尚走不了庙,看你有本事守得住那点地。” |
缺心眼儿 | 林海音《婚姻的故事》:“但是她那份逞能劲儿,也常常做出缺心眼儿的事体来。” |
管秃唇焦 | 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外部以咨商藩部为辞,藩部以官民不便为说,虽管秃唇焦,而终无如彼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