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叵测的成语故事


心怀叵测

拼音xīn huái pǒ cè

基本解释心里藏着难以测度的恶意。形容用心险恶。心怀: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揣测;猜测。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心怀叵测的典故

三国时期,曹操准备率军南下攻打孙权与刘备,担心凉州太守马腾趁机作乱,就采用谋士荀攸的建议,封马腾为征南大将军,骗至许都杀害。马腾不相信侄儿马岱说曹操是一个心怀叵测的人,就带儿子马休一起去许都,结果被曹操杀害。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心怀叵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五花大绑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二:“顺着捆来横着绑,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
苦口之药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明德惟馨 《尚书 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蠹众木折 《商君子·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拜鬼求神 唐 王建《三台》诗:“扬州桥边小妇,长于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年湮代远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0章:“但是年湮代远,河流业已改道多次,不复是旧日的河道了。”
泥古守旧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7章:“我们要写许多通俗的书,说明古不如今,旧不如新的道理,以破除社会上一般泥古守旧的思想。”
惨澹经营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跌跌滚滚
梦断魂消 明·高濂《玉簪记·擢第》:“满目新红惊树杪,莺啼处梦断魂消。”
目断鳞鸿 明·张景《飞丸记·誓盟牛女》:“小姐,看你背里沈吟,想是心中明白,何不口传信息,免他目断鳞鸿。”
一槌定音 朱可 若丁《深深的绿巷》:“一张张笑脸,圆的、长的、苦的、甜的,都来请示,都来要求指点迷津。真神,一槌定音,无处不响。”
夺锦才 《新唐书·宋之问传》:“之问俄倾献,后览之嗟赏,更夺锦袍以赐。”
飞觞走斝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觞走斝,谈些古是今非,下学上达。”
一发而不可收拾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爷醉后之言,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气,又是醋,并在一处,一发而不可收拾。”
卿卿我我 孙犁《秀露集 读<蒲柳人家>》:“即如卿卿我我的文风,有时也在他的文章中,约略可见。”
轻身重义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垂名竹帛 《封神演义》五十七回:“大丈夫先立功业,共扶明主,垂名竹帛。”
潜踪蹑迹 明·徐元《八义记·锄麑触槐》:“听得谯楼鼓二更,是我潜踪蹑迹,欲刺权臣。”
盗怨主人 汉 刘向《说苑 敬慎》:“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磨铅策蹇 唐·白居易《与陈给事书》:“可与进也,乞诸一言,小子则磨铅策蹇,骋力于进取矣。”
变起萧墙 《晋书·文帝纪》:“乃者王室之难,变起萧墙,赖公之灵,弘济艰险。”
揣歪捏怪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俺两个全仗俺父亲的虎威,拿粗挟细,揣歪捏怪,帮闲钻懒,放刁撒泼。”
瞋目裂眦 西汉·刘安《淮南子·秦族训》:“高渐离为之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闻者莫不瞋目裂眦,发直穿冠。”
广厦万间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