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世之仇的成语故事


九世之仇

拼音jiǔ shì zhī chóu

基本解释九世:九代,形容历时久远。指久远的深仇。

出处《公羊传 庄公四年》:“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九世之仇的典故

春秋时期,诸侯齐国国王齐哀公因为诸侯国纪国国王纪侯向周朝天子进谗言,被周天子处死。齐国的后代国君一直牢记这个仇恨,直到哀公后代的第9位君主齐襄公出兵攻打纪国,并消灭纪国,报了这个九世之仇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九世之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声不响 茅盾《子夜》十一:“偶或有独自低着头不声不响的,那一定是失败者。”
密锣紧鼓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8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你走路也得当心呵,要带眼识人。”
内外交困 毛泽东《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它给陷于内外交困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齐王舍牛 《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
一飞冲天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虎不食儿 明·杨珽《龙膏记·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阳,一时未归,待异日我自慢慢劝他,虎毒不食儿,孩儿切莫短见。”
敷衍塞责 清 张集磬《道咸宦海见闻录》:“而严令愿为恪遵,委勘几及年余,始克竣事,半属敷衍塞责。”
搏牛之虻 《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众说纷揉 宋 司马光《进交趾献奇兽赋表》:“麟,瑞兽也,旷世而不可睹,其于经有名而无形,传记有形,而去圣久远。纵说纷揉,自非圣人,莫能识其真。”
分化瓦解 秦牧《湘阴热浪记》:“则以政策攻心,分化瓦解,迫使他们投降。”
整装待发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3章:“但是浙江公民代表请愿团还未启程北上,上海方面北军第四师整装待发的消息已传到浙江来。”
未可同日而语 宋·苏轼《放鹤亭记》:“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永永无穷 《汉书 景帝纪》:“然后祖宗之功德,施于万世,永永无穷。”
无所不至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做张做势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8卷:“梳个纵鬓头儿,着件叩身衫子,做张做势,乔模乔样。”
伤言扎语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嫂嫂指鸡骂狗,伤言扎语,家里一天也待不下去了。”
苦难深重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四章:“苦难深重的农民,怎能再忍受反动派的蹂躏。”
天假因缘 清 黄宗羲《复秦灯岩书》:“然其至非言可传,天假因缘,或在异日。”
捎关打节 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只消我移宫换羽便是我捎关打节。”
振衣濯足 晋·左思《咏史》诗之五:“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雪月风花 元·贯云石《粉蝶花》套曲:“古往今来题咏多,雪月风花事事可。”
轻财好施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据传》:“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一笑一颦 茅盾《子夜》十:“大客厅上有几个人,都屏息侧立,在伺察吴荪甫的一笑一颦。”
夸诞大言 《魏书·释老志》:“夸诞大言,不本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