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户修a>成语词典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故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成语故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拼音jiāng yù duó zhī,bì gù yǔ zhī

基本解释欲:打算;固:通“姑”,姑且;与:给予。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36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暂未找到成语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自强不息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弹指顷 《翻译名义集 时分》:“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
花枝招展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蓬步轻移,如花枝招展一般。”
扞格不入 《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郑玄注:“扞:坚不可入之貌。”
衣赭关木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
好声好气
天生一对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明明果是佳人才子,天生一对也,便是嫣素也觉风光。”
高不可登 汉·陈淋《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
有以善处
冠绝时辈 《晋书·刘琨传》:“时征虏将军石崇河南金谷涧中别庐,冠绝时辈,引致宾客,日以赋诗。”
青史传名 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5月5日电》:“语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愿诸公深思熟虑之。”
拔十得五 《新唐书 张九龄传》:“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
走为上计 《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众目具瞻 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况内地更有好处,为五方杂处,众目具瞻的上海等处所不及的;如花木的趣味,盆栽的趣味便是。”
比权量力 汉 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一脉相承 清 李绿园《歧路灯》:“如今这两个侄儿,虽分鸿胪、宜宾两派,毕竟一脉相承,所以一个模样。”
言颠语倒 《群音类选·〈绣襦记·蝎蛇炽恶〉》:“他是老年人,言颠语倒,不可认为闻言心旆摇。”
一心一计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6回:“他怎的就知我和你一心一计?想必你叫他话来。”
五行俱下 晋·华峤《汉书》:“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
青蝇染白 《艺文类聚》卷二六引三国·魏·丁仪《厉志赋》:“疾青蝇之染白,悲小弁之靡托。”
燕子衔食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且休说怀耽十月,只从小偎干就湿,儿口气抬举他偌大,恰便似燕子衔食。”
千里借筹 清·孔尚任《桃花扇》:“受君恩,爵封列侯;镇江淮,千里借筹。”
希世之珍 宋 陆游《素心砚铭》:“希世之珍那可得,故人赠我情可极。”
运计铺谋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哥也,你可怜见同衙共府,你休要运计铺谋。”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则要你鱼鳞般排军阵,雁行般列队伍,依着我运计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