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驼草莽的成语故事

拼音tóng tuó cǎo mǎng
基本解释同“铜驼荆棘”。
出处明·汪廷讷《种玉记·促晤》:“顾不得宗社丘墟,铜驼草莽。”
暂未找到成语铜驼草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铜驼草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语短情长 | 袁鹰《悲欢·深深的怀念》:“‘人民,真是太伟大了!’这句语短情长的衷心赞叹,我想,是足以代表所有长征战士的心意的。” |
运筹帷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珞珞如石 | 春秋·楚·李耳《老子》:“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
溘先朝露 | 唐 李德裕《张辟疆论》:“若平勃二人溘先朝露,则刘氏之业必归吕宗。” |
东挦西扯 |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以大不逮之财而日行勉强支持之事,东挦西扯,忧苦莫当。” |
挢枉过正 | 东汉 班固《汉书 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挢往过其正矣。” |
心甜意洽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宝玉正在这个心甜意洽之时,又兼姐妹们说说笑笑,哪里不肯吃?” |
大肆厥辞 | 明·刘基《〈宋景濂学士文集〉序》:“先生不分至高,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以其所蕴,大肆厥辞。其气韵沉雄如淮阴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 |
虎落平阳 |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
大处落墨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真正阔的笔!看你不出,倒是个大处落墨的!” |
真心实意 | 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
指日誓心 | 唐·李德裕《〈异域归忠传〉序》:“惟嗢没斯精诚上达,天诱其衷。拔自狼居之山,愿拜龙颜之主,封章沥恳,指日誓心,不夺之诚,介如石矣。” |
半推半就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
人中骐骥 | 《南史·徐勉传》:“此所谓人中骐骥,必能致千里。” |
高不辏,低不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所以高不辏,低不就,那些做媒的,见这两个老人家难理会,也有好些不耐烦,所以亲事越迟了。” |
薰香自烧 | 东汉·班固《汉书·龚胜传》:“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 |
风起浪涌 | 《晋书·谢安传》:“尝与孙绰等泛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 |
栋朽榱崩 | 宋·陈郁《话腴》:“史舜元《哀王旦》一首云‘……昔闻陕右段忠烈,今见常山颜杲卿,栋朽榱崩人短气,平生况切同年羲。’” |
跨者不行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
十字街口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回:“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
顺之者成,逆之者败 | 宋·朱熹《寄陈同甫书》:“然区区鄙意,常窃以为亘古亘今只是一体,顺之者成,逆之者败,因非古之圣贤所能独然。” |
东央西告 |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李甲]口里虽如此说,心中割舍不下,依旧又往外边东央西告,只是夜里不进院门了。” |
虚心冷气 | 元·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折:“娘使尽虚心冷气,女着些带耍连真,总饶你便通天彻地的郎君,也不够三朝五日遭瘟。” |
不堪收拾 | 孙荪《云赋》:“这时的乌云已经弹尽粮绝,几小时以前乌合起来的兵马,现在是丧魂失魄,溃不成军,大有不堪收拾之状了。” |
遗风余习 | 《宣和书谱 卫恒》:“学家相传,四世不坠,盛哉,遂与王谢家遗风余习相季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