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藏于密的成语故事

拼音tuì cáng yú mì
基本解释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出处《周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暂未找到成语退藏于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退藏于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快人快语 | 陈白尘、贾霁《宋景诗》第24章:“宋大帅真是快人快语!来,干一大杯!”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 |
然糠照薪 | 《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李琪》:“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齐间,然糠照薪,俾夜作昼,览书数千卷。” |
扯纤拉烟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回:“晁书、晁凤也只道胡旦的外公,不过在京中扯纤拉烟,寻常门户罢了。” |
悯时病俗 | 宋 曾巩《答李讼书》:“足下自称有悯时病俗之心,信如是,是足下之有志乎道。” |
五蕴皆空 |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船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
于事无补 | 丁玲《风雨中忆萧红》:“但徒劳的热情虽然常常于事无补,然在个人仍可得到一种心安。” |
白发千丈 | 唐 李白《秋浦歌》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语笑喧哗 |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金鼓不许乱鸣,不许交头接耳,不许语笑喧哗。” |
姑射神人 |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绰)约若处子。” |
正大高明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集解:“言子路之学,已造乎正大高明之域,特未深入精微之实耳。” |
家常茶饭 | 宋·朱熹《答高应朝书》:“若一向只如此说,而不孝以日用平常意思,涵养玩索功夫,即恐学者将此家常茶饭,做个怪异特底事看了。” |
干瞪眼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6章:“等他们知道了,水已经到了咱们村,他们也只能干瞪眼!” |
累死累活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4回:“端英如丧考妣一般,累死累活的大哭。” |
扣槃扪籥 | 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 |
同日而道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夫臣与主岂可同日而道哉!” |
抉目东门 | 西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 |
做张做势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8卷:“梳个纵鬓头儿,着件叩身衫子,做张做势,乔模乔样。” |
捉班做势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万一不肯时,做妹子自会劝他,只是寻得主顾来,你却莫要捉班做势。” |
十二万分 | 王朔《我是你爸爸》:“我要向你道歉,我要十二万分诚恳向你道歉,请你原谅。” |
在所自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
苞苴公行 | 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苞苴行与?谗夫兴与?” |
翠羽明珠 | 宋·张孝祥《二郎神·七夕》词:“聚翠羽明珠三市满,楼观涌,参差金碧。” |
交洽无嫌 | 唐·韩愈《顺宗实录》第一卷:“于父子之间慈孝,交洽无嫌。” |
俛拾仰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