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风馀俗的成语故事

拼音yí fēng yú sú
基本解释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
暂未找到成语遗风馀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遗风馀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连枝带叶 | 明·无名氏《龙门隐秀》第三折:“谁想俺嫂狠兄毒心意歹,全不想共根同蒂,连枝带叶,把我似乞儿般抢出门来。” |
若涉渊冰 | 宋 陈亮《论励臣之道》:“朕承太上皇亮付托之重,念国家之深耻,志在复雠,八年于兹,若涉渊冰,未知攸济。” |
改弦易辙 | 宋 王楙《野客丛书 张杜皆有后》:“使其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以盖其父之愆。” |
唬鬼瞒神 |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据着你这所为,来这里唬鬼瞒神,做的个藏头露尾。” |
狼奔豕突 | 清 归庄《击筑余音 重调》:“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 |
朝夕不保 |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36回:“妾伏念先皇帝顷在并汾,适逢屯难,危同累卵,急若倒悬,智勇俱穷,朝夕不保。” |
列祖列宗 | 鲁迅《热风 随感录三十九》:“自然株连着化为妄想,理合不分首从,全踏在朝靴底下,以列祖列宗的成规。” |
宠柳娇花 | 宋李清照《念奴娇》词:“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
粉骨糜躯 | 唐 王维《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臣纵粉骨糜躯,不报万分之一。”唐 颜真卿《谢户部侍郎表》:“粉骨糜躯,罔知攸答。” |
采薪之忧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朱熹集注:“采薪之忧,言病不能采薪,谦辞也。” |
枕戈达旦 | 清·张廷玉《明史·吴良传》:“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 |
锋发韵流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 |
披头散发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 |
胡诌乱说 |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折:“则你休听他这酒魔的汉呵,一谜里便胡诌乱说。” |
洗手奉职 | 唐·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建中四年,侍郎赵赞为度支使,荐公为监察御史,主馈给渭桥以东军,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 |
令人注目 | 巴金《家》:“不过大部分都是含苞未放,枝子弯曲而有力,令人注目。” |
觥饭不及壶飧 | 《国语·越语下》:“觥饭不及壶飧。今岁晚矣,子将奈何?” |
道高德重 | 艾芜《回家》:“水元伯伯打发人来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丁永森知道定是讲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但因为水元伯伯是这村里道高德重的人,没法子违反他的命令,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
臭名昭彰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一章:“北洋派是中国近代史上继往开来、臭名昭彰的一个封建军事政治集团。” |
转灾为福 | 汉·马融《延光四年日蚀上书》:“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无二短之累,参以吏事,任以兵法,有此数姿,然后能折冲厌难,致其功实,转灾为福。” |
风行草从 | 《后汉书·郎顗传》:“故《周南》之德,《关雎》政本。本立道生,风行草从,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浊。” |
揎拳攞袖 |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他见我早揎拳攞袖,怒目撑眉。” |
半间不界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4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泛说若是谦辞。然圣人之为人,自有不可及处,直要做到底,不做个半间不界底人。” |
鼓刀屠者 | 战国·楚·屈原《离骚》:“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
罪人不孥 | 《孟子 梁惠王》:“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