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日指期的成语故事


计日指期

拼音jì rì zhǐ qī

基本解释谓计数天数,以估定行程和到达期。

出处唐·崔致远《补安南录异图记》:“莫审涂程,汥履者计日指期,沉浮者占风定信。”


暂未找到成语计日指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计日指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笃近举远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高飞远举 汉·刘向《说苑·八·尊贤·十三节》:“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翮也。”
拨乱反治 元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区区见五代之乱,天下涂炭极矣,常有拨乱反治之志。”
回味无穷 宋 王禹偁《小畜集 卷六 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无胫而来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珠玉》:“珠雄于此,玉峙于彼,无胫而来,以宠爱人寰之中。”
中流一壶 《鹖冠子 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
能文善武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凭着我能文善武才人敌,俺父亲将我来许。”
恩深义重 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夜宿晓行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4卷:“孙九领书,夜宿晓行,直至吴江延陵桥下。”
不轨之徒 《晋书·刘颂传》:“虽有所犯,轻重甚殊,于士君子之心受责不同而名不异者,故不轨之徒得引名自方,以惑众听,因名可乱,假力取直,故清议益伤也。”
堂皇冠冕 清·薛雪《一瓢诗话》四八:“人言应制、早朝等诗,从无佳作,非也。此等诗竟将堂皇冠冕之字。累成善诵善祷之辞,献谀呈媚,岂有佳作?”
处之绰然 宋·程颐《明道先生行状》:“人皆病于拘碍,而先生处之绰然。”
花貌蓬心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而叩其女学,则花貌蓬心,瞢无所识。”
国家多难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
倚闾而望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松柏之寿
狐媚魇道 《红楼梦》第二十回:“你总不听我的话。倒叫这些人教的你歪心邪意、狐媚魇道的。”又第四四回:“我说那孩子倒不像那狐媚魇道的。”
多言多语 《水浒传》第六一回:“卢俊义道:‘你妇人家省得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古祸出师人口,必主吉凶。我既主意定了,你都不得多言多语。’”
薏苡明珠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鸿衣羽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
不近道理 《古今小说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王保正,您好不近道理!偌大一只狗子,怎地只把三百钱出来?须亏我。”
不为已甚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朱熹集注:“己,犹太也。杨氏曰:‘言圣人所为,本分之外,未加毫末。’”
邪不敌正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庄攈松》:“邪不敌正,理固然也。”
摩砺以须 唐·白居易《<因继集>重序》:“盖示余勇,摩砺以须我耳。”
粘皮著骨 宋·朱熹《朱子全书》第18卷:“其深浅在人,不必恁地粘皮著骨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