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性之斧的成语故事

拼音fá xìng zhī fǔ
基本解释伐:砍伐;性:性命,生机。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孟春》:“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暂未找到成语伐性之斧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伐性之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古里古怪 | 林徽因《梅真同他们》第一幕:“可是差不多也就算是了,你知道当时的那些办法古里古怪的……” |
心悬两地 |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03回:“怎奈此时是惊弓之鸟,又是心悬两地,记念着前山池大鬓,不知胜负如何。” |
熟路轻车 | 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一任恁地网天罗,怎禁俺熟路轻车。” |
不齿于人 | 宋 沈括《梦溪笔谈 杂志》:“以为士人不齿,放弃终身。” |
含血喷人 | 清 李玉《清忠谱 叱勘》:“你不怕刀临头颈,还思含血喷人。” |
驾肩接迹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道悟禅师》:“学徒依附,驾肩接迹;都人士女,向风而至。” |
说说笑笑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我们在海船里头不耐烦寂寞,若得兄去,在船中说说笑笑,有甚难过的日子?” |
笼中之鸟 | 《鹖冠子 世兵》:“一目之罗,不可以得雀;笼中之鸟空窥不出。” |
彼倡此和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6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后谒见晋景公,内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晋景公不从。” |
君子不夺人之好 | 元·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我这里劝着道着他不采分毫,别人的首级他强要,他小心儿不肯自量度,可不道君子不夺人之好。” |
负义忘恩 |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
计日以待 | 明·赵元星《贺贾元礼食廪序》:“待御为两京学使者,即不复外补,坐致九列,惟计日以待耳。” |
甲第连天 | 唐 崔颢《长安道》:“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
不舞之鹤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 |
文如其人 | 宋 苏轼《答张文潜书》:“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 |
秉旄仗钺 | 《尚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
谈吐如流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是日焦大郎安排晚饭与满生同吃,满生一席之间,谈吐如流,更加酒兴豪迈,痛饮不醉,大郎一发投机,以为相见之晚。” |
强加于人 | 王朔《过把瘾就死》:“你就是这么霸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强加于人,而我不吃这一套!” |
鞠旅陈师 | 《南史·宋本纪》:“鞠旅陈师,赫然大号。” |
遭遇运会 | 《后汉书·公孙述传》:“隗嚣遭遇运会,割有雍州,兵强士附,威加山东。” |
溘焉长往 | 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
幡然悔悟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八回:“话说谭绍洸听得冯云山这番议论,已幡然悔悟。” |
务本力穑 | 宋·苏轼《商鞅论》:“秦之所以富强者,孝公务本力穑之效,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 |
玉石俱摧 | 《晋书·索綝传》:“孤恐霜威一震,玉石俱摧,又《慕容德载记》:“脱履机不发,必玉石俱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