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鹿之梦的成语故事


蕉鹿之梦

拼音jiāo lù zhī mèng

基本解释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覆之以蕉,不胜其喜。”


蕉鹿之梦的典故

从前郑国人在野外砍柴,看到一只受伤的鹿跑过来,就把鹿打死,担心猎人追来,就把死鹿藏在一条小沟里,顺便砍了一些蕉叶覆盖。天黑了,他想找到死鹿扛回家,可惜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只好放弃,就当作自己做了同样的梦罢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蕉鹿之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荒无人烟 穆欣《南线巡回 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米荒无人烟的大山。”
摇头晃脑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至乾禅师》第四十八卷:“教渠拽耙牵犁,直是摇头摆脑。”
蔚然成风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日本国内,自望族以至一般文士,摹仿唐诗蔚然成风。”
开心见肠 郭沫若《南冠草》第三幕:“我们有什么话要说,可以舒舒展展地说,说得开心见肠一点。”
在所不辞 邹韬奋《经历》:“只须能尽我的微薄的力量,推进或促成这个主张的实现,任何个人的艰险,是在所不辞的。”
踌躇不决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四人争论未定,绍踌躇不决。
无疾而终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到三十六岁,忽对人说:‘玉帝命我为江涛之神,三日后,必当赴任。’至期无疾而终。”
深根固柢 先秦 李耳《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九原之下 苏雪林《玉溪诗谜·引论》:“我们既不能起义山于九原之下而问之,只好付之缺疑了。”
鹤处鸡群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遥望而清风宛在,鹤处鸡群;近观而光彩射人,龙来洞口。”
蛇心佛口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明德慎罚 《尚书·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狗头军师 《何典》第十回:“次日,又宣众鬼入朝,论功行赏;便封活死人为蓬头大将,地里鬼为狗头军师。”
瞎说白道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1回:“李氏听了,啐道:‘呸!没的瞎说白道的了。’”
蝇攒蚁聚 《天雨花》第十五回:“今据尔等言明白,不过为此些些小事情,本来都是良百姓,只为着心坚奉佛神,要杀教主一个人,是以蝇攒蚁聚这般行。”
弄粉调脂 《货郎旦》第四折:“我本是穷乡寡妇,没什的艳色娇子,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
山陬海筮 清 王晫《今世说 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
八门五花 清·张潮《虞初新志》:“群峰乱峙,四布罗引,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
花簇锦攒 《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端的花簇锦攒,吹弹歌舞。”
璇霄丹阙 宋洪迈《夷坚志补 礼斗僧》:“吾比者夜礼北斗,若有感遇,今神识所游,盖钧天紫府中,至所受用,乃天浆甘露,其去璇霄丹阙不远矣。”
逢时遇节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五回:“逢时遇节,俱赏金银。”
东猎西渔 唐·孙樵《骂僮志》:“凡为读书,东猎西渔,粗知首尾,则为有余。”
咬定牙根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六回:“李逵浑身脱剥,咬定牙根,手双斧,从城濠里飞杀过来。”
遗声坠绪 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我朝唯纳兰公子,深入北宋唐奥。遗声坠绪,二百年后,乃为足下拾得,是何神术,钦佩钦佩!”
坐收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