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问讳的成语故事


入门问讳

拼音rù mén wèn huì

基本解释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 ’者,门,主人之门;讳,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为避之也。”


暂未找到成语入门问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入门问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白首穷经 宋 苏辙《范镇可侍读太一宫使告词》:“谓白首穷经之乐,尚可推以与人。”
打成一片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顺道,打成一片。”
当之无愧 宋 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
金石为开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为蛇画足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
动不失时 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机。”
无疾而终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到三十六岁,忽对人说:‘玉帝命我为江涛之神,三日后,必当赴任。’至期无疾而终。”
渺不足道 沙汀《老烟的故事》:“对于一个生活在空隙当中的人,却又是多么的渺不足道呵!”
弓调马服 《荀子·哀公》:“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
一介不取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肤不生毛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文》:“心烦于虑,而身亲其劳。躬腠胝无胈,肤不生毛。”
陡壁悬崖
断袖余桃
怀刺漫灭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祢衡传》:“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
公诸于世 《上饶集中营·茅家岭地狱》:“把许多革命青年、爱国志士的遭遇,公诸于世。”
智勇兼全 明·张凤翼《红拂记·奸宄觊觎》:“我一向颇有窥西京之意,叵耐杨素那老儿威名甚重,智勇兼全,故此掩甲收兵,未遂所愿。”
足足有余 《新华日报》1954.10.31:“家庭生活足足有余。”
心旷神恬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二折:“这枕抱着呵,骨清毛爽;靠着呵,心旷神恬;枕着呵,梦断魂劳。”
山旮旯儿
覆酱烧薪 康有为《与菽园论诗》诗:“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广袖高髻 汉《童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眉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华而失实 唐·刘知畿《史通·言语》:“华而失实,过莫大焉。”
原封未动 《太平天国故事歌谣选·竹签的来历》:“过节那天设的酒肴,都原封未动,大家感到奇怪。”
抓拿骗吃
捉生替死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官人每枉请著皇家禄,都只是捉生替死,屈陷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