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纲人论的成语故事


纪纲人论

拼音jì gāng rén lún

基本解释纪纲:纲法,制度。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

出处《汉书·武帝纪》:“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将何以佐朕烛幽隐,劝元元,厉蒸庶,崇乡党之训哉?”


暂未找到成语纪纲人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纪纲人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服气吞露 明·无名氏《洞玄升仙》第一折:“若论道姑休养,服气吞露,搬离运坎,施仁布义,必有成仙之日也。”
刚直不阿 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
话不虚传 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二折:“人说此人矜骄傲慢,果然话不虚传。”
悬心吊胆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3回:“又恐你在深山穷谷被虎狼所伤,使为娘的悬心吊胆,废寝忘食。”
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倚天拔地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至杜陵,负其倚天拔地之材,更欲驾《风》、《骚》而上之,则有所不能。”
推而广之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无事’,方是兴旺之家。”
横刀揭斧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八节:“据说,茶贩的队伍往往是一个人担茶叶,两个人保卫,‘横刀揭斧,叫呼踊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 傅玄《傅鹑觚集 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身正则影直。”
谈玄说妙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6卷:“又有一种人思虑向里去,又嫌眼前道理粗,于事物上都不理会。此乃谈玄说妙之病。”
白衣公卿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一 散序进士》:“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担惊受恐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摧坚殪敌 宋·曾巩《曲珍四厢都指挥使绛州防御使制》:“尔能躬降士徒,摧坚殪敌,斩捕甚众,鼓行无前。”
镂金铺翠 元·周文质《落梅风》:“北高峰离不得三二里,回头看镂金铺翠。”
沐浴膏泽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
珠规玉矩 清·龚自珍《瑶台第一层》词附某侍卫《王孙传》:“某王孙者,家城中,珠规玉矩,不苟言笑。”
沿流溯源 《清史稿·骆嘉淦传》:“然则沿流溯源,约言蔽义,惟望我皇上时时事事常守此不敢自是之心,而天德王道举不外乎此矣。”
权均力齐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不同心并力则不能自守,权均力齐又不相率,当推一人为将军,共全五郡,观世变动。”
引绳排根 东汉 班固《汉书 灌夫传》:“亦欲倚夫引绳排根生平慕之后弃者。”
瑶池玉液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水晶壶内,尽都是紫府琼浆;琥珀杯中,满泛着瑶池玉液。”
群起攻击 梁启超《违制论》:“若其大臣而有假制诏以为护符者耶,则举国群起而攻之。”
兴利剔弊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趁今日清静,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也不枉太太委托一场。”
明珠按剑 清·朱之瑜《德始堂记》:“今与贤之相知也新,而又语言不能通,不当有明珠按剑之举;万一他时复有晤期,更当掀髯抵掌,援古引今,目征其必然也。”
细大不逾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下》:“物得其常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