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风余烈的成语故事

拼音yí fēng yú liè
基本解释遗风:前人遗留下来的风尚。余烈:前人的功业。前人流传下来的功业和风尚。亦作“余业遗烈”、“遗风余韵”。
出处《汉书·礼乐志》:“夫乐本情性,浃肌肤而臧骨髓,虽经乎千载,其遗风余烈尚犹不绝。”《晋书·刘颂传》:“如或当身之政,遗风余烈不及后嗣。”
暂未找到成语遗风余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遗风余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互通有无 | 唐 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
日薄西山 |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临汨罗而自损兮,恐日薄于西山。” |
行不苟合 |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
割鸡焉用牛刀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
吃小亏得大便宜 | |
作法自毙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
兴如嚼蜡 | 明·康海《粉蝶儿·秋日闲情》套曲:“半百年华,鬓如丝,兴如嚼蜡。” |
允恭克让 | 《尚书·尧典》:“允恭克让。” |
鸾翔凤翥 | 唐 韩愈《石鼓歌》:“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校。” |
国贼禄鬼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子,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
拿贼见赃 | 明 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拿贼见赃,杀人验伤,我有何罪也?”明 汤显祖《牡丹亭》第五十三出:“谁是贼?老大人拿贼见赃,不曾捉奸见床来!” |
粉饰太平 | 宋 蔡絛《车铁围山丛谈》:“当是时,方粉饰太平,务复古礼制。” |
弥天大谎 | 元 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那厮主置定乱宫心,酝酿着漫天谎。” |
以快先睹 | 语出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
暴虐无道 | 《晋书 桓彝传》:“遂肆意酒色,暴虐无道,多所残害。” |
飞砂转石 | 《三国志·吴志·陆胤传》:“风则折木,飞砂转石。” |
降尊临卑 | 西汉 戴圣《礼记 郊特牲》:“此降尊以就卑也。” |
老僧入定 | 曾朴《孽海花》第20回:“却是个黑瘦老者,危然端坐,仿佛老僧入定一样。” |
莞然一笑 | |
行住坐卧 | 《大承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 |
遁天倍情 | 《庄子·养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成玄英疏:“言逃遁天理,倍加俗情。” |
长才广度 | 三国 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而能不营,乃可贵耳。” |
没心没想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5卷:“方才喝礼时节,看他没心没想,两眼只看着新人。” |
龙楼凤阙 | 宋·欧阳修《鹎鵊词》诗:“龙楼凤阙郁峥嵘,深宫不闻更漏声。” |
蠹国残民 | 宋 苏轼《张诚一责授左武卫将军制》:“乃者奸言诐行,蠹国残民之状,论者纷然,方议其罪,而悖德隐恶,达于朕听,考实其状,至不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