缮甲厉兵的成语故事


缮甲厉兵

拼音shàn jiǎ lì bīng

基本解释缮甲:修理铠甲;厉:磨砺;兵:武器。指作军事准备。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敝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


暂未找到成语缮甲厉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缮甲厉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罄竹难书 《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为虎作伥 孙中山《革命原起》:“有保皇党发生,为虎作伥,其反对革命,反对共和。”
除暴安良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0回:“俺闻剑客行为莫不至公无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恶报;至除暴安良,尤为切要。”
吊形吊影 明·袁宏道《别恨篇为方子公赋》诗:“独自吊形吊影,谁人知暖知寒。”
秀才造反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无论他们有没有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实有其事,且派个人去查一查,看他们为何作此举动,再作道理。”
晓以利害 《北齐书 薛修义传》:“遂轻诣垒下,晓以利害。”
重气轻身 唐·张说《巡边在河北作》诗:“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沙场磧路何为尔,重气轻身知许国。”
患难相共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只因何玉凤、张金凤彼此性情相照、患难相共……不同寻常姐妹。”
中冓之言 《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汉书·济川王明传》:“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冓之言。”
声闻过实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正所谓声闻过实,君子耻之。”
柔心弱骨 《列子·汤问》:“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
窄门窄户 《金瓶梅词》第六九回:“若是小媳妇那里,窄门窄户,敢招惹这个事!”
蜂附云集 明 归有光《昆山县倭寇始末书》:“夜则桅灯如列星,旦则吹螺举号,蜂附云集。”
乐业安居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见如今四海无虞,八方黎庶皆丰富,乐业安居。”
不可端倪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大宗师》:“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始终,不知端倪。”
人心不古 明 张居正《答两广殷石汀论平田事》:“近来人心不古,好生异议。”
白圭之玷 《诗经 大雅 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东观之殃 汉·桓宽《盐铁论·讼贤》:“未睹功业所至,而见东观之殃,身得重罪,不得以寿终。”
愣愣瞌瞌
与世靡争 晋·潘岳《许由颂》:“邈哉许公,执真履贞,辞尧天下,抱朴隐形,川停岳峙,澹泊无营,栖迟高山,与世靡争。”
亲临其境 《三国志 吴志 吴主传》:“而曹公已临其境。”
簸扬糠秕 明·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书》:“儿曹徼时厚幸,并登仕版,而懋修又邋居文孙之首,簸扬糠秕,殊为惭汗。”
漆桶底脱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2卷:“吕先生听罢,大彻大悟,如漆桶底脱。”
迫于眉睫 梁启超《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第五章:“于新法典编纂之必要迫于眉睫。”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