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耳当招的成语故事


挖耳当招

拼音wā ěr dāng zhāo

基本解释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那吴衙内记挂着贺小姐,一夜卧不安稳。早上贺司户相邀,正是挖耳当招。”


暂未找到成语挖耳当招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挖耳当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逆来顺受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12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毛骨悚然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密密麻麻 巴金《繁星》:“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轻身殉义 晋·杜预《女记》:“当时闻之,人无勇怯,莫不强胆增气,轻身殉义,攮袂高谈称羡。”
超轶绝尘 庄周《庄子 徐无鬼》:“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
驰志伊吾 《后汉书·臧宫传论》:“臧宫、马武之徒,抚鸣剑而抵掌,志驰於伊吾之北矣。”
肉麻当有趣 鲁迅《古书与白话》:“可是竟又会有‘肉麻当有趣’,述说得津津有味的,天下事真是千奇百怪。”
脏污狼藉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长吏多阿富贵戚,脏污狼藉。”
长计远虑 宋 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然古之人君,所以为子孙长计远虑者,类皆如此。”
朱衣点头 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十八引《侯鲭录》:“欧阳修知贡举日,每遇考试卷,坐后常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然后其文入格。……因语其事于同列,为之三叹。尝有句云:‘唯愿朱衣一点头。’”
釜生鱼 金·元好问《寄西溪相禅师》:“门堪罗雀仍未害,釜欲生鱼当奈何!”
弃末反本 东汉·班固《东都赋》:“抑工商之淫业,兴农桑之盛务,遂令海内弃末而反本,背伪而归真。”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旧唐书·忠义传·王义方》:“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
亡不旋踵 宋·苏辙《<元佑会计录>序》:“晋武帝削平吴蜀,任贤使能,容受直言,有明主之风,然而亡不旋踵。”
欢呼雷动 曾朴《孽海花》第23回:“只听那梨花林边,一个大孩子领了八九个狂童,欢呼雷动。”
内仁外义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伏以阁下内仁而外义,行高而德巨,尚贤而兴能,哀穷而悼屈。”
申祸无良
含垢弃瑕 唐·元稹《上门下裴相公书》:“况当今陛下在宥四海,与人为天,特降含垢弃瑕之书,且授随才任能之柄于阁下。”
见溺不救 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然僻居于山薮接珍,豺狼所皋,若固相拒,是见溺不救也。”
程门度雪 清·金埴《不下带编》第一卷:“一架绳床共众同,坐虚使院仰清风。独惭三十无能立,难向程门度雪中。”
英雄气短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所以一开口便道是某某英雄志短,儿女情长。”
树元立嫡 南朝·梁·沈约《立太子恩诏》:“王公卿士,咸以为树元立嫡,有邦所先,守器传统,于斯为重。”
拨雨撩云 明 李日华《南西厢记 猜诗雪案》:“你用心拨雨撩云,我好意与你传书递缄。小姐呵,不肯搜自己狂为,待要寻人破绽。”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春秋·齐·管仲《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另眼看觑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7卷:“官府都另眼看觑,谁人轻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