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魂摄魄的成语故事

拼音zhuī hún shè pò
基本解释迷信指摄取魂魄,致人死命。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宋江三十六赞》:“活阎罗阮小七:地下阎罗,追魂摄魄。”
暂未找到成语追魂摄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追魂摄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萧郎陌路 | 唐·崔郊《赠婢诗》:“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
微乎其微 | 清 杨伦《杜诗镜铨》眉批引蒋弱六云:“写妙技不觉说入自家语,微乎其微。” |
器满将覆 | 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仇鸾谈兵之舛》:“不敢具宾主,若兵备则竟隅侍,鸾晏然受之。人谓其器满将覆矣。” |
点头道是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公子自知手中只有五十金,此时费去大半,说到资斧困竭……不觉点头道是。” |
沧桑之变 | 《续夷坚志》序:“有金元遗山先生,具班马之才,阅沧桑之变,隐居不仕,著述自娱。” |
油头滑脑 | 鲁迅《书信集 550 致王志之》:“歌德派拉君之事,我未注意,此君盖法国礼拜六派,油头滑脑,其到中国来,大概确是搜集小说材料。” |
法力无边 | 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三折:“小圣我法力无边,通天达地,指山山崩,指水水跑。” |
不丰不俭 | 见“不丰不杀”。 |
碎首糜躯 | 汉·蔡邕《让尚书乞民闲冗表》:“三月之中,充历三台,光荣昭显,非臣愚蔽不方所当盗窃,非臣碎首糜躯所能补报。” |
舍本事末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
隋珠弹雀 | 《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
同德协力 | 铁郎《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使其万众一心,同德协力,共逐白山之兽,追还我黄帝之魂。” |
侈侈不休 | 沙汀《闯关》:“左嘉很快就把问题拉在自己身上去了,侈侈不休的辩解起来,直到好一阵才把话头牵开。” |
昧旦丕显 | 《尚书·太甲》:“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 |
抟心壹志 | 清·曾国藩《湘乡县宾兴堂记》:“入无仰事俯畜之累,出无金尽裘敝可怜之色,抟心壹志,以道于君子之道。” |
詹言曲说 | 清·徐芳《〈书影〉序》:“其他詹言曲说戋戋琐琐,又无讥焉。” |
粉面含春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英风亮节 | 毛錡《悼念周恩来总理》诗:“可钦可敬的周总理,英风亮节堪师表。” |
死模活样 |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帝王都会》:“宋臣大怒曰:‘口说尚可,乃画此死模活样乎?’” |
茫然费解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2回:“只图讲究古音,总是转弯磨禄,令人茫然费解。” |
与死扶伤 |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白刃合,流矢接,步血属肠,与死扶伤。” |
奸官污吏 | 清·林觉民《绝笔书》:“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 |
朽条腐索 | 汉·焦赣《易林·节之豫》:“朽条腐索,不堪施用,安静候时,以待亲知。” |
回春之术 | |
鸱视虎顾 | 《淮南子·精神训》:“真人之所游,若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凫浴猿躩,熊经鸟伸,鸱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不以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