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通浃的成语故事

拼音róng huì tōng jiā
基本解释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处宋 叶適《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已而遍观诸书,博求百家,融会通浃,天文、地理、象数、异书,无不该极。”
暂未找到成语融会通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融会通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暴露无遗 |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只要在这里发现敌人主力,那敌人一切诡计就暴露无遗。” |
闻所不闻 |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
出将入相 | 北魏《元英墓志》:“出将入相,朝望攸居。” |
材能兼备 | 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王焕也空学的文武双全,培养得材能兼备。” |
光彩夺目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玉台翠树,光彩夺目。” |
同归殊途 | 《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
不知所以 |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 购兰亭序》:“遽见追呼,不知所以。” |
王孙贵戚 | 《群音类选 好事近 游春》:“觑雕鞍骏马,会王孙贵戚,谩把金尊倒,有时节沉醉花前,把金丸坠落飞鸟。” |
遗风旧俗 | 元·揭傒斯《彭州学记》:“土著之姓十亡七八,五方之俗更为宾主,治者狃闻习见,以遗风旧俗为可鄙,前言往行为可鄙。” |
负薪之忧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
船到江心补漏迟 | 元 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三折:“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
片甲不归 | 《平鬼传》第六回:“不如俺先杀向前去,给他一个措手不及,杀他一个片甲不归,方知俺的厉害。” |
肩从齿序 | 宋·欧阳修《与员外书》:“修本愚无似,固不足希执友之游;然而群居平日,幸得肩从齿序,跪拜起居,窃兄弟行。” |
将胸比肚 | 清·李渔《比目鱼·偕亡》:“劝你自发良心将胸比肚。” |
书空咄咄 |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
岂有是理 | 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夫己所有不能保,而夺人所有,岂有是理?” |
高材疾足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
松柏之志 |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操作司空,总朝政,问宗曰:‘可以交禾?’答曰:‘松柏之志犹存。’” |
避实就虚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要略》:“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 |
自出新裁 | 叶圣陶《四三集 一桶水》:“他们有的看人家的样,有的自出新裁,给一切东西找个新的适当的位置。” |
功就名成 | 明·沈采《千金记·游仙》:“当初一个布衣人,到如今功就名成,加封匪轻。” |
丰城剑气 | 《晋书·张华传》:“宝剑之精,上彻于天。” |
针芥之契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跋刘武仲鲁田兄弟手书诗卷》:“行可以余于武仲先生夙有针芥之契,属为题记。” |
佩韦自缓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
少吃缺穿 |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五回:“因此一个人养活一个人,年年还是少吃缺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