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病殃殃的成语故事

拼音bìng bìng yāng yāng
基本解释形容病了很久,身体虚弱委靡不振的样子。
出处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四章:“为个穷放蚕的闺女,病病殃殃的,也没给你生个一儿半女,值得这么用心,花这么大的费用?”
暂未找到成语病病殃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病病殃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老牛拉破车 | 吴强《红日》第六章:“那么,什么时候解决战斗?还是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的吗?” |
金刚努目 | 《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宋·庞元英《谈薮·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
衣冠礼乐 | 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百王之敝,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
本性难移 |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想他每无恩义,本性难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 |
取之不尽,用之有余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你自己的家财取之不尽,用之有余……却是因何舍了自己的祖业,去住人家的不吉房廊?” |
苗而不秀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
爱生恶死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6回:“可见爱生恶死,亦是物之恒情。” |
水净鹅飞 | 元·无名氏《云窗梦》第四折:“我则道地北天南,锦营花阵,偎红倚翠,今日个水净鹅飞。” |
灭私奉公 | 唐·元稹《崔倰授尚书户部侍郎制》:“辟名用物者逃无所入,灭私奉公者得以自明。” |
缓不济急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正愁缓不济急,恰好有现任杭州织造的富周三爷,是门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门生带来一万银子。” |
遁迹黄冠 | 刘复《奉答王敬先生》:“原来先生是个留学日本速成法政的学生,又是个‘遁迹黄冠’的遗老,失敬失敬。” |
剑及履及 | 《新华日报》1943.1.31:“社会上各界领袖,能以身作则,剑及履及的来做,则移风易俗,也绝不是挟泰山以超北海的难事。” |
一纸千金 | 宋·陈师道《题明发高轩过图》诗:“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 |
病急乱投医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道:‘所谓病急乱投医了。’” |
只争旦夕 |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
对床夜雨 | 唐 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
东遮西掩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遮西掩,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 |
孔席不暖 | 东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
无庸置疑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4章:“无庸置疑,处在他眼下的地位,这种被别人关怀所引起的美好情感,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
足不逾户 | 《南齐书·高逸传·何求》:“仍住吴,居波若寺,足不逾户,人莫见其面。” |
约车治装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
喷唾成珠 |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
穷鸟触笼 | 《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
瞎马临池 |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
坐而待曙 | 唐·陆贽《答百寮第二表》:“坐而待曙,忮及上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