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书锦轴的成语故事

拼音míng shū jǐn zhóu
基本解释书:书写,记载;锦轴: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
出处《神童诗·劝学》:“遗子黄金宝,何如教一经,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暂未找到成语名书锦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名书锦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肝髓流野 | 《旧唐书·萧瑀传》:“上奔播六年,中原之人,与贼肝髓流野,得复宗庙,遗老残民闻舆马音,流涕相欢。” |
两相情原 | |
武艺超群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据这柴大官人,名闻寰海,声播天下的人,教头若非武艺超群,他如何肯荐上山?” |
左顾右眄 | 宋·洪迈《夷坚丁志·奢侈报》:“信自僦一斋,好絜其衣服,左顾右眄,小不整即呼匠治之。” |
拿贼拿赃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八回:“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马脚,漏了风声……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个罪名。” |
闲言泼语 | 宋·郭应祥《鹊桥仙·丁卯七夕》词:“独怜词客与诗人,费多少闲言泼语。” |
泰山之安 |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 |
鹿死不择荫 | 见“鹿死不择音”。 |
借题发挥 | 王衡《郁轮袍》第二折:“我随分划几划便罢,这个原是借题发挥。” |
远隔重洋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无如远隔重洋,何能前去看来。” |
忍耻偷生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忍耻偷生为父仇,谁知奸计觅风流。劝君莫设虚言誓,湛湛青天在上头。” |
去太去甚 | 唐·刘知幾《史通·世家》:“梁主敕撰《通史》,定为吴蜀世家,持彼僭君,比诸列国,去太去甚,其得折中之规乎。” |
身临其境 | 明 袁宏道《八识略说序》:“向非身历其境,恶能穷其边崖,指其归宿者哉!” |
风流跌宕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那宝玉素闻北静王的贤德,且才貌俱全,风流跌宕,不为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不克如愿。今见反来叫他,自是喜欢。” |
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
老之将至 | 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罣网罗。” |
死模活样 |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帝王都会》:“宋臣大怒曰:‘口说尚可,乃画此死模活样乎?’” |
惹祸招殃 | 元 无名氏《蓝采和》第三折:“数遍到此,曾谏李王,李王不听,只恐怕惹祸招殃。” |
穷陬僻壤 | 明·李时勉《北京赋》:“穷陬僻壤,无一物之不遂。” |
弛声走誉 | 明袁宏道《钦叔阳秀才》:“三代而下,尽是此一种人,弛声走誉,比善人有恒,更觉完美。” |
宵分废寝 | 《魏书·崔楷传》:“日昃忘餐,宵分废寝。” |
鱼目混珎 | |
建功立事 |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桂阳太守李温等,皆建功立事,有补于世。” |
逞工炫巧 | 唐 柳宗元《逐毕方文》:“汝虽赤其文,只其趾,逞工炫巧,莫救汝死。” |
扬砂走石 | 《春秋纬》:“风从箕星,扬砂走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