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益暮习的成语故事

拼音zhāo yì mù xí
基本解释朝:白天;益:增加;暮:晚上。白天学习新知识,晚上就温习。形容学习用功
出处春秋·齐·管仲《管仲·弟子职》:“朝益暮习。”
暂未找到成语朝益暮习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朝益暮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帮倒忙 | 浩然《艳阳天》第94章:“无形中,你们是帮倒忙,往我马之悦这边儿赶人哪!” |
著手成春 |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
发人深省 | 唐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
顶头上司 | 邹韬奋《抗战以来·“诸葛亮”和“阿斗”搏斗》:“对于我们的‘顶头上司’,也以极诚恳的态度,商量挽救这一个文化堡垒的办法。” |
撒手锏 | 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100回:“众人一看,全都哈哈大笑,说:‘倒有一宗撒手锏,没听见说会有撒手棍。’” |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 李欣《潜移默化》:“移风易俗,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任务,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
祝发文身 | 《毂梁传·哀公十三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晋·孙绰《喻道论》:“周之泰伯远弃骨肉,托迹异域,祝发文身,存之不反,而论称至德,书著大贤。” |
男唱女随 | 《孔丛子 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
不此之图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动摇。” |
纳履踵决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 |
超超玄着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 |
至德要道 | 《孝经·开宗明义》:“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
三对六面 | 茅盾《子夜》:“回头我自会请三先生来,大家三对六面讲个明白。” |
言之有物 | 《周易 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
慷慨就义 | 明 朱鼎《玉镜台记 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 |
缠绵蕴藉 | 清 刘熙载《艺概 词曲概》:“观彼所制,圆溜潇洒,缠绵蕴藉,于此事固若有别材也。 |
大发慈悲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 |
不根之谈 | 清 沈涛《交翠轩笔记》第四卷:“扬州有喜姓,俗言先本姓史,嫌与死同音,乃改为喜。此不根之谈也。” |
进可替否 | 《三国志·魏志·卢毓传》:“官人秩才,圣帝所难,必须良佐,进可替否。” |
煦煦孑孑 | 唐 韩愈《原道》:“煦煦为仁,孑孑为义。” |
临危自省 | 明·无名氏《云台山》第二折:“我与你指迷途,临危自省,我教你得平安,福禄如增。” |
张筵设戏 | |
视日如年 | 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七:“自发义乌信,引领西跂,视日如年,今两月矣。” |
鱼贯而前 | 《宋史·折德庡传附继闵》:“贼缘崖腹微径鱼贯而前,城中矢石乱下。” |
招魂扬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