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尘断鞅的成语故事


逸尘断鞅

拼音yì chén duàn yāng

基本解释指马奔跑时扬起尘土,挣断马鞅。形容马跑得很快。

出处唐许尧佐《柳氏传》:“[许俊]遂升堂,出翊札示柳氏,挟之跨鞍马,逸尘断鞅,倏忽乃至。”


暂未找到成语逸尘断鞅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逸尘断鞅)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义断恩绝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想人生最苦是离别,可怜是千里关山,独自跋涉。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
原原本本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元元本本,数始于一。”
绰绰有余 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防边上》:“崇山峻岭所在俱有,诚使其险要,多筑土垒,则进攻退守,绰绰有余。”
崇洋媚外 茅盾《向鲁迅学习》:“那时清王朝以及当权的洋务派崇洋媚外,出卖国家主权。”
求浆得酒 唐 张鷟《朝野佥载》:“岁在申酉,求浆得酒。”
导德齐礼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天之僇民 鲁迅《野草·淡淡的血痕中》:“人们都在其间咀嚼着人找的渺茫的悲苦……各各自称为‘天之僇民。’”
百忍成金 《旧唐书 孝友传 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攻苦茹酸 明·袁宏道《寿洪太母七十序》:“母攻苦茹酸,和丸课子。”
单家独户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他们还是单家独户,住在上边茅屋子里的时候。”
人民城郭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出于意表 唐·张读《宣室志》卷四:“一夕,风月晴莹,有扣门者,出视之,见一丈夫,衣冠甚伟,仪状秀逸。乔延入与坐,谈议朗畅,出于意表。乔重之,以为人无及者。”
偷寒送暖 元 无名氏《神奴儿》:“看起来偷寒送暖,都是你这老弟子。”
神色不惊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灵》卷十:“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
高人雅士
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4回:“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灸头,脚痛灸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了,更别求甚病根也。”
截胫剖心 《书 泰誓下》:“扞纣呴斮朝涉之胫, 剖贤人之心。”孔传:“扞纣王呴冬月见朝涉水者,谓其胫耐寒,斩而视之;比干忠谏,谓其心异于人,剖而观之。酷虐之甚。”
裂土分茅 《尚书 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心贯白日 《晋书·宣帝纪》:“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
千绪万端 《晋书·陶侃传》:“终日敛膝危坐,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
圣帝明王 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
兼官重绂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俌传》:“昔窦邓之宠,倾动四方,兼官重绂,盈金积货,至使议弄神器,更改社稷。”
顺天恤民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朕与单于俱由此道,顺天恤民,世世相传,施之无穷,天下莫不咸嘉。”
招之不来,麾之不去 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黯列传》:“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搢绅之士 《晋书·舆服志》:“所谓搢绅之士者,搢芴而垂绅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