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鸡吓猴的成语故事


杀鸡吓猴

拼音shā jī xià hóu

基本解释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罚一个;警戒其余。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的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杀鸡吓猴的典故

从前一个耍猴人买了一只不听话的猴子,艺人十分生气,就到市场买来一只公鸡,对它不断敲锣打鼓,公鸡吓呆了,艺人乘机拿刀杀了公鸡,坐在一旁的猴子也吓坏了,从此只要艺人说什么或敲锣打鼓,猴子就会毫不含糊地执行艺人的指令。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杀鸡吓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指手划脚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划脚,剖说那事。”
顾影自怜 晋 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视远步高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柯陵之会,单襄公见晋厉公,视远步高。”
悲观失望 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我们决不悲观失望,我们是乐观的。”
卧榻之侧 宋·岳珂《徐铉入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
一举三反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欲盖弥彰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袒臂挥拳 元 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我特故里说的别,包弹遍,不嫌些蹬弩开弓,怎说他袒臂挥拳。”
弱冠之年 清·吴骞《拜经楼诗话》第四卷:“所谓才子者,须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学问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称之。”
挂羊头,卖狗肉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几灭。”
助纣为虐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一言难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4回:“若再讲他们色子场中,如何取巧弄诡之处,真正一言难罄,抑且挂一漏万。”
害起肘腋 《晋书·江统传》:“寇发心腹,害起肘腋。”
外交词令 钱钟书《围城》:“辛楣自以为这个英文字嵌得非常妙,不愧外交词令。”
心满原足
天下无不散筵席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天下无有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个分开日子。”
滔滔不尽 《清史稿 傅山传》:“与客谈中州文献,滔滔不尽。”
胜负兵家之常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1回:“昔日高祖与项羽争天下,数败于羽,后九里山一战成功,而开四百年基业,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钻穴逾隙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果报》:“安丘某生通卜筮之术,其为人邪荡不检,每有钻穴逾隙之行,则卜之。”
众人国士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一》:“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千依万顺 明 董说《西游补》第六回:“忽有一对侍儿跪在面前,请大王娘娘赴宴,行者暗想道:‘我还不要千依万顺。’”
更唱迭和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当年邀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清·钱泳《履园丛话·园林·逸园》:“太史之女曰蕴玉者,自号生香居士,亦能诗,与在山更唱迭和。”
改玉改行 《国语·周语中》:“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不许,曰:‘……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鸣珂锵玉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先兆》:“寻尚主,拜驸马都尉,鸣珂锵玉,出入禁挞,良田甲第,珍宝奇玩,豪华富贵,冠于一时。”
研精阐微 清·薛福成《书工商核给凭单之例》:“而一二千年以来,亦竟无一人研精阐微,为斯民辟妙用,为天下扩美利者,此无他,政权不足以鼓舞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