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穰细流的成语故事


土穰细流

拼音tǔ ráng xì liú

基本解释土壤:泥土;细流:小河。比喻细小的事物。也指事物虽甚细微,但不断积累,即能发挥巨大作用。

出处《史记·李斯列传》:“是以太山不让土穰,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暂未找到成语土穰细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土穰细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鲜血淋漓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猿背弯躬,醉眼朦胧,腰项斜称,呀!他可早鲜血淋漓了战袍领!”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一回:“也有打破头的,鲜血淋漓,好不惨伤。”
移日卜夜 清 钱谦益《黄埔及六十寿序》:“清歌妙舞,移日卜夜。”
坐山观虎斗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瞒神唬鬼 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二本第十出:“这厮瞒神唬鬼,钢筋铁骨,火眼金睛。”
与天地同休 《神异经》:“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上有玉樽,取一樽,一樽复生,与天地同休,无干时。”
贝阙珠宫 宋 黄庭坚《宫亭湖》诗:“贝阙珠宫开水府,雨栋风帘岂来处。”
捆载而归 明·冯梦龙《精忠旗·北朝复地》:“垂纛而入,转眼捆载而归。”
见机而作 三国 蜀 诸葛亮《将苑 应机》:“夫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在于机也。非智者孰能见机而作乎?”
与草木同朽
超尘拔俗 宋 黄庭坚《与王周彦长书》:“盖登太山而小天下,观于海者难为水也。企而慕者,高而远虽其不逮,犹足以超世拔俗矣。”
通衢广陌 唐·牛僧儒《玄怪录·崔绍》:“二使者押绍之后,通衢广陌,杳不可知际,行五十许里。”
变生不测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存亡危急之秋 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的一切,而当与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
一无长物 《晋书·王恭传》:“吾平生无长物。”
赏不遗贱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不淫不乐,不遁于哀,尽智导民而不伐焉。”
补阙灯檠 宋 陶谷《清异传》:“冀州儒李大壮畏服小君,万一不遵号令,则叱令正坐,为绾匾髻,中安灯碗燃灯火,大壮屏气定体,如枯木土偶,人诨目之曰补阙灯檠。”
无地自厝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夙宵战怖,无地自厝。”
进退有度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进退有度,左右有局。”
好汉英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随你好汉英雄,怎出高城峻垒?”
偃甲息兵
斜行横阵 宋·苏轼《水龙吟》词:“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
九仞一篑 《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诸法实相 《法华经·方便品》:“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身轻体健 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三折:“沿路上身轻体健,这搭儿筋乏力软。”
忠孝不并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定谧》:“姑处事殊,忠孝不并。已为孝子,不得为忠臣;为忠臣,不得为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