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并举的成语故事


同时并举

拼音tóng shí bìng jǔ

基本解释举:举行。在同一时间内进行。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0章:“吴进攻河南前,曾与阎锡山……等相约同时并举。”


暂未找到成语同时并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同时并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七搭八扯
脚忙手乱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连天烽火 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空心汤圆 茅盾《“九一八”周年》:“华盛顿也许要来‘周年’:重申《九国条约》,再给高等华人空心汤圆。”
外简内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
跌打损伤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9回:“老夫于歧黄虽不深知,向来祖上传有济世良方,凡跌打损伤,立时起死回生。”
海立云垂 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猫哭老鼠 《说唐》第62回:“如今又不知那里杀来,又同牛鼻道人在此‘猫儿哭老鼠’,假慈悲。”
言行若一 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裕国足民 明·张居正《答应天巡抚论大政大典》:“且此项钱粮,贮积甚多,将来裕国足民,更不外索。”
燃膏继晷 《宣和书谱·草书·沈约》:“沈约,吴兴武康人也,官至尚书令。少家贫,一意书史,燃膏继晷,昼夜不倦。”
毒药苦口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莽莽广广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8卷:“况我老人家,从来药材行里,不曾着脚,怎便莽莽广广的要去行医。”
逞强好胜 杨朔《北线》十五:“自从那天诉苦以后,林四牙的思想一咬破口,狡猾变成机警,但总有点逞强好胜,不大服人。”
掉嘴弄舌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第六卷:“况且他是卖席子,你是做豆腐,各人做自家生理,何苦掉嘴弄舌,以至相争。”
弃信忘义 《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幺豚暮鹨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1卷:“适余生阿迟,念二人俱是幺豚暮鹨,遂相订为婚。”
靡衣玉食 宋·苏轼《六国论·论养士》:“靡衣玉食,以馆於上者,不可胜数。”
彰明较着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捰袖揎拳
珪璋特达
帏薄不修 《北史·毕众敬传》:“诸毕当朝,不乏荣贵,但帏薄不修,为时所鄙。”
散发抽簪 三国·魏·钟会《遗荣赋》:“散发抽簪,永纵一壑。”
难伸之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姑娘也就难免有难伸之隐。”
三曹对案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