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头铁臂的成语故事

拼音tóng tóu tiě bì
基本解释见“铜头铁额”。
出处巴金《旅途通讯·广州在轰炸中》:“住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被炸死的机会,没有谁能做一个铜头铁臂的人。”
暂未找到成语铜头铁臂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铜头铁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没颠没倒 |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你两个都不为年纪老,怎么的便这般没颠没倒,对官司不分个真假,辨个清浊。” |
旁征博引 | 清 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 |
五花八门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2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
盘根错节 | 晋 袁宏《后汉纪 安帝纪一》:“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坚利,此乃吾立功之秋,怪吾子以此相劳也。” |
罪不容死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
事出有因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回:“郭道台就替他洗刷清楚,说了些'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话头,禀复了制台。” |
斗折蛇行 | 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听人穿鼻 | 《南史 张弘策传》:“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 |
兵连祸结 |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 |
披枷带锁 |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放便。” |
运掉自如 | 王国维《人间词话》五三:“提要驳之,谓犹能举七十斤者,举百斤则蹶,举五十斤则运掉自如,其言甚辨。” |
平静无事 | 毛泽东《批判大汉族主义》:“有些是很严重的问题,表面上看来平静无事……故须进行认真的教育,以期一步一步地解决这个问题。” |
有蠙可乘 | |
大人虎变 | 《周易·革》:“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
封豕长蛇 | 左丘明《左传 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 |
赤壁鏖兵 | 元·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刘备那厮,暗地夺取荆州,想他赤壁鏖战,全仗我东吴力气。” |
吠形吠声 | 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世之疾此,固久矣哉!” |
两小无猜 | 唐 李白《长干行》诗:“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死不闭目 | 《旧唐书·韩愈传》:“穷思毕精,以赎前过,怀痛穷天,死不闭目。” |
火光烛天 | 明·张岱《海志》:“火光烛天,海水如沸,此来得见海战,尤奇。” |
鹡鸰在原 | 宋·刘克庄《乙酉答真侍郎书》:“在东朝则非鸣鸠平均之意;在上则少鹡鸰在原之情。” |
各司其事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四回:“今日便须派定路数,各司其事。” |
怜我怜卿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九回:“有美一人,独抱孤愤,怜我怜卿,飘飘意远。” |
轻挑漫剔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初起不过轻挑漫剔,声响悠柔。” |
死欲速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