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挑一的成语故事

拼音bǎi lǐ tiāo yī
基本解释在一百个里挑选出一个。形容相貌或才能特别突出。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百里挑一的典故
贾宝玉中举后失踪,全家上下都找不到他,估计希望不大,就把他房内的丫鬟除伺候薛宝钗的人外,其余都打发出去,袭人的哥哥花自芳为袭人找一个百里挑一的女婿蒋玉菡,并派她嫂子去贾府接袭人回家。袭人抱定不嫁的决心,但兄命难违只得出嫁。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百里挑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材能兼备 | 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王焕也空学的文武双全,培养得材能兼备。” |
春意盎然 | 季羡林《难忘的一家人》:“此时宴会厅里,必然是笑声四起,春意盎然,情谊脉脉,喜气融融。” |
自觉自愿 | 周而复《白求恩大夫》:“更可宝贵的是在阶级觉悟的基础上,纯粹出于自觉自愿,没有一丝一毫的强迫性质。” |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 |
华冠丽服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全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
慌慌忙忙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0回:“当下二十九筹好汉,各各讲礼已罢,只见小喽啰慌慌忙忙入庙来报道:……” |
桂林杏苑 | 《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桂林杏苑,空成魂梦之游;虎斗龙争,又见战征之事。” |
拜赐之师 | 《左传 文公二年》:“春秋时,秦晋殽之战,秦将孟明视被俘。获释时,孟谓晋君曰:‘三年将拜君赐。’后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晋复仇。又败,晋人讥之为“拜赐之师”。 |
探赜钩深 | 语出《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
潇潇洒洒 | 元·孔文卿《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第三折:“三魂儿潇潇洒洒,七魄儿怨怨哀哀,一灵儿荡荡悠悠。” |
游戏三昧 | 宋 陈岩肖《庚溪诗话》下卷:“东坡谪居齐安,时以文笔游戏三昧。” |
情有独钟 | 季羡林《大觉寺》:“我为什么对大觉寺情有独钟呢?” |
烟视媚行 | 《吕氏春秋·不屈》:“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 |
见风转舵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他也是老手,马上见风转舵。” |
忍垢偷生 | 唐 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所以忍垢偷生,克躬自励,期效万一,补过酬恩,灰躯糜骨,以甘心愿。” |
扪心清夜 | 清·吴趼人《痛史》第21回:“试问他:‘扪心清夜,衾影里,羞也么咦?’” |
沟深垒高 | 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客主人兮》:“沟深垒高,不得以为固;甲坚兵利,不得以为强。” |
燥荻枯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13年》:“乃取蒙冲半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 |
江山半壁 | |
审己度人 |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孟君子审己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
不分青白 | 见“不分皂白”。 |
同恶相党 | 《诗·大雅·皇矣》“维彼四国,爰究爰度”唐·孔颖疏:“言其同恶相党,共行虐政也。” |
施不望报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治传》:“迁偏将军。”裴松之注引《吴书》:“留意于宾客,轻财尚义,施不望报。” |
坐地分账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还有独自无力,四五个合做伙计,一人出名做官,其余坐地分账。” |
如醉初醒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三回:“黄歇如梦初觉,如醉初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