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言谢绝的成语故事

拼音wǎn yán xiè jué
基本解释婉:婉转。辞语婉转地不答应。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2回:“幸亏英相罗士勃雷婉言谢绝,否则一个女儿受了两家茶,不特破坏垂成的和局,而且丧失大信。”
暂未找到成语婉言谢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婉言谢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春暖花开 |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
恭逢其盛 | 明·许三阶《节侠记·二十五·诬激》:“这是卿等调燮之功,使朕恭逢其盛。” |
兰桂腾芳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 |
悒悒不欢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生恚怒,悒悒不欢。母虑其复病,急为议姻,略为商榷,辄摇首不愿。” |
信赏必罚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
机不容发 | 清·魏源《默觚·治篇》:“事变之来,机不容发,事后追悟,与不悟同。” |
打家劫盗 | 元·无名氏《杏林庄》第二折:“但凡打家劫盗,杀人夺财,都是俺两个当先。” |
群英荟萃 | |
风狂雨横 | 宋·辛弃疾《念奴娇·和信守王道夫席上韵》:“风狂雨横,是邀勒园林,几多桃李。” |
絮果兰因 |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 |
东南之宝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
不吃烟火食 |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九引《直方诗话》:“文潜先与李公择辈来予家作长句。后再同东坡来,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
粉饰太平 | 宋 蔡絛《车铁围山丛谈》:“当是时,方粉饰太平,务复古礼制。” |
啜食吐哺 | 《史记·留侯世家》:“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 |
一线生机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若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生路,借范尧夫之言,为君子忧后来之祸,则失之矣。” |
浮词曲说 | 《清史稿·张煌言传》:“凭陵风涛,纵横锋镝,今逾一纪矣,岂复以浮词曲说动其心哉!” |
乌有先生 |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
心碎肠断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8回:“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 |
繁征博引 | |
贵无常尊 | 晋·傅玄《吏部尚书箴》:“贵无常尊,贱不指卑。不明厥德,国用颠危。” |
图为不轨 | 《会稽典录》:“休未至,涁欲入宫,图为不轨,召见官会议,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 |
倾耳拭目 | 宋·陆游《上殿札子》:“恭惟陛下龙飞御极之初,天下倾耳拭目之时,所当戒者,惟嗜好而已。” |
断织之诫 | 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
秦树楚天 | 明·高瑞南《山坡羊·怨秋声》:“年华虚度,狠撩人情沾起初,想孤鸾别鹤空调,奈秦树楚天耽误。” |
蜎飞蠕动 | 《鬼谷子·揣》:“故观蜎飞蠕动,无不有利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