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境安民的成语故事

拼音bǎo jìng ān mín
基本解释安民:安定人民生活。保卫国境,使人民安居乐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暂未找到成语保境安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保境安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光前裕后 | 明 李贽《答耿司寇书》:“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无时刻而不系念。” |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经说过:‘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 |
鬼神不测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 |
增收节支 | |
黄人守日 | 《太平御览》卷八七二引《符瑞图》:“日,二黄人守者,外国人方自来降也。” |
忍痛割爱 | 王朔《我是你爸爸》:“爱情嘛,不管早晚,不分先后,我忍痛割爱。” |
掷果潘安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
堑山堙谷 | 《史记 秦始皇本记》:“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直通之。” |
雾鬓云鬟 | 宋·苏轼《题毛女贞》诗:“雾鬓风鬟木叶衣,山川良是昔人非。”宋·范成大《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花边雾鬓风鬟满,酒畔云衣月扇香。” |
九鼎不足为重 | 宋·傅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
连宵彻曙 |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里仁篇》:“下至无赖子弟,投琼赌采,连宵彻曙,及至父母病,教他坐侍一夜,瞌睡便驱不去。” |
各执一词 | 巴金《春》:“她看见王氏和觉民各执一词,不能断定谁是谁非。” |
暮翠朝红 | 清·徐瑶《太恨生传》:“余非登徒子,誓不效杂情奴态,暮翠朝红。” |
滔天大罪 | 毛泽东《质问国民党》:“这两种错误,都是滔天大罪的性质,都是和敌人汉奸毫无区别的,你们必须纠正这些错误。” |
辩口利辞 | 汉 班昭《女诫》:“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 |
日出三竿 | 《南齐书 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虹抱珥直背。” |
付之东流 | 唐 高适《封丘县》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毛泽东《矛盾论 矛盾的特殊性》:“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 |
井井有方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孝基条分理析,井井有方。” |
升堂入室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颓垣废址 | 宋欧阳修《有美堂记》:“今其江山虽在,而颓垣废址,荒烟野草,过而览者,莫不为之踌躇而凄怆。” |
苦打成招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苦打成招,不得见其天日,是好苦也!” |
饮风餐露 | 明·无名氏《破天阵》第一折:“黄冠鹤氅,息气养神,导咽还丹,饮风餐露。” |
拿贼要赃,拿奸要双 | 元·马致远《还牢末》第一折:“那梁山泊果然有个李逵,原来孔目结交贼人?二嫂,你晓得拿贼要赃,拿奸要双,如今那匾金环子在谁人收着?” |
死骨更肉 | 唐·牛肃《吴保安传》:“使亡魂复归,死骨更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