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止篑的成语故事


为山止篑

拼音wéi shān zhǐ kuì

基本解释比喻功败垂成。语本《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出处语出《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暂未找到成语为山止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为山止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9回:“此时素臣正在得君,真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旬月之内,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
斗转星移 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
武艺超群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据这柴大官人,名闻寰海,声播天下的人,教头若非武艺超群,他如何肯荐上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香消玉殒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轻松愉快 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说是轻松愉快,这句话具有人们常有的礼貌性质。”
执迷不反 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若执迷不反,拒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赦。”
泥饭碗 刘玉民《骚动之秋》第15章:“这就是你们的铁饭碗和我们的泥饭碗的区别了。”
分文不受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3回:“供了素斋,又具白银一两为谢。三藏分文不受。”
贫富悬殊 朱自清《论且顾眼前》:“现在的贫富悬殊是史无前例的。”
游云惊龙 《晋书·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争妍斗奇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芍药谱》:“名品相压,争妍斗奇,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州人相与惊异,交口称说。”
万马千军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四折:“他恰才万马千军摆下战场,则见他们把门旗放,显出那弃印封金有智量。”
瞒上欺下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至今还不能替老百姓想,瞒上欺下,咱简直不是个人啦!”
批毛求疵 《旧唐书·崔元综传》:“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狱,必批毛求疵,陷于重辟。”
无適无莫
斗筲之材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永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事不师古 《尚书 说命下》:“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
躬蹈矢石 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年征辄克。”
向风靡然 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于是怀文之士,莫不向风靡然。”
鱼大水小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假若我们缩小自己的机构,使兵精政简,我们的战争机构虽然小了,仍然是有力量的;而因克服了鱼大水小的矛盾……”
略迹原心 明 张煌言《答赵安抚书》:“英君察相,尚能略其迹而原其心;感其诚而哀其遇。”
攻苦食啖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
岁比不登 《汉书 严助传》:“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
饔飧不饱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况且民穷财尽,百姓饔飧不饱,没闲钱去养马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