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棒一条痕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bàng yī tiáo hén
基本解释比喻做事扎实。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十卷:“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暂未找到成语一棒一条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棒一条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昏聩无能 | |
有问必答 | 钱宁《圣人》第17章:“他是陈国太史,兼宫中答应,也是满腹经纶,一肚子知识之人,博学得到了有问必答、不问也答的地步。” |
当面输心背面笑 | 鲁迅《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因为中国向来就是‘当面输心背面笑’,正不必‘新的时代’的青年才这样。” |
无置锥之地 | 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
活泼天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否则闲中望望行云,听听流水,都可活泼天机。” |
论道经邦 | 《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传:“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 |
心惊胆怕 | 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三折:“受了他五七日心惊胆怕,不似这两三程行得人力尽身乏。” |
三婆两嫂 | |
煮鹤焚琴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晖,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
入海算沙 | 明·宋濂《杭州灵隐寺故辅良大师石塔碑铭》:“教秉固当学,若沉溺不返,如入海算沙,徒自困耳。” |
经武纬文 | 南朝·梁·沈约《棋品序》:“若夫入神造极之灵,经武纬文之德,故可与和乐等妙。” |
二旬九食 | 西汉 刘向《说苑 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新唐书 元澹传》:“当局称迷,傍观必审,何所谓疑而不申列?” |
忐忐忑忑 |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急的俺忐忐忑忑把花言语谩支吾,当初当也波初,俺也拚的厮挺触。” |
隈刀避箭 | |
浮名虚誉 | 明·桑绍良《独乐园》第三折:“欷歔,白发垂户老更癯,空有些浮名虚誉,不能够补衮衮朝班,则落的抱瓮村居。” |
刳形去皮 | |
劳民动众 | 《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纪年之挽粟飞刍,继日而劳民动众,常烦漕运,不给供须。” |
急公好施 | 清·顾炎武《歙王君墓志铭》:“君虽业盐,而孝友,急公好施,有远见,能自树。” |
惊魂失魄 | 《抗日歌谣·歌颂八路军》:“八路,八路……赛如猛虎;敌人一见,惊魂失魄掉屁股。” |
绳捆索绑 |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12章:“他们都被绳捆索绑,在村民的前面站着。” |
尺二冤家 | 宋·陶穀《清异录·文用》:“少师杨凝式书画独步,一时求画者纸轴堆叠若垣壁。少师范见则浩叹曰:‘无奈许多债主,真尺二冤家也。’” |
游山玩景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个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景而已。” |
平地生波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回:“还不肯放松一步,必欲剪草除根,听信那娼妇平地生波。” |
深恶痛诋 | 郭沫若《沸羹集·今日新文字运动所应取的路向》:“我们对于旧文字,应该不要那么时髦地一概的深恶痛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