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立计的成语故事


当家立计

拼音dāng jiā lì jì

基本解释主持家政,筹划生计。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七回:“贾政本是不知当家立计的人, 一听贾母的话,一一领命。”又第一一七回:“那些少年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的,那知当家立计的道理。”


暂未找到成语当家立计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当家立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好逸恶劳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踏床啮鼻 《笑林》:“甲曰:‘他踏床子就啮之。’”
慎言慎行
金声玉振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波光鳞鳞
不懂人事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54回:“他是久膺疆寄的正神,反说不懂人事。”
鸾分凤离 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48出:“自从他鸾分凤离,到如今雁断鱼稀。”
枕籍经史 清·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李彭家贫绩学,枕籍经史,诗文能兼诸家之长。”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扶不起的阿斗 陆天明《省委书记》:“万一马扬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嘴上行,实干不行。”
事不宜迟 明 施耐庵《水浒传》:“杨春道:‘好计!我和你便去,事不宜迟!’”
了无惧色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戚颜色不变,了无惧色。”
召之即来 宋·辛弃疾《沁园春》:“麾之即去,招亦须来。”
清心寡欲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我奉师父法旨,着你清心寡欲,受戒持斋,不许凡心动。”
兴家立业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二回:“纵不能兴家立业,也不至弃田荡产。”
同恶相助 西汉·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
弦歌不绝 老舍《赵子曰》:“在举国闹学潮的期间,只有神易大学的师生依然弦歌不绝的修业乐道。”
吃四方饭 沈从文《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常德、河洑、周溪、桃源,沿河近百里路以内‘吃四方饭’的标致娘儿们,他无一不特别熟习。”
匍匐而行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拭面容言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五回:“妇人轻丧武夫功,先轸当时怒气冲,拭面容言无愠意,方知嗣伯属襄公。”
漫天要价 《人民日报》1981.2.11:“这个计划,也是精打细算搞出来的,并非漫天要价之作。”
择邻而居 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诗:“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犹豫未决 《旧唐书·裴寂传》:“高祖将先定京师,议者恐通为后患,犹豫未决。”
睹著知微 《文选 王粲〈赠文叔良〉诗》:“探情以华,睹著知微。”李善注:“ 《越绝书》:‘子胥曰: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己。’”
狼顾虎视 《三国志·蜀志·杨戏传》“亮南征,留邵为治中从事,是岁卒”裴松之注引晋·常璩《华阳国志》:“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