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近人情的成语故事


不近人情

拼音bù jìn rén qíng

基本解释近:接近。不合乎人的常情。后指性情或言行怪僻;不合情理。也作“不近情理”。

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不近人情的典故

春秋时期,楚国狂士接舆对肩吾说北海有一座姑射仙山,山上的神仙可以让世界五谷丰登。肩吾认为接舆的话大而无当、不近人情,就对连叔说接舆在吹牛。连叔沉思了一会,对肩吾说接舆的话不一定是没有道理的。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近人情)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发综指示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绵里藏针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当日说知心,绵里藏针。”
流芳遗臭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刑部·闺鉴图说践》:“流芳遗臭,断非凡庸卑陋所能为,况事而未定。”
磨砻浸灌 唐·韩愈《考功员外卢君墓志铭》:“君时任戴冠,通《诗》《书》,与群日讲说周公、孔子,以相磨砻浸灌,婆娑嬉游,未有舍所为为人意。”
加膝坠泉 《旧唐书·姜公辅传》:“公辅一言悟主,骤及台司;一言不合,礼遽疏薄,则加膝坠泉之间,君道可知矣!”
见兔顾犬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毫不经意 葛琴《罗警长》:“警长毫不经意的,从那黑泥中插过去,昂昂地跨着大的踏步。”
捅马蜂窝 老舍《骆驼祥子》:“小时候去用竿子捅马蜂窝就是这样,害怕,可是心中跳着要去试试。”
唐突西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进贤用能 《东观汉记·明帝纪》:“进贤用能,各得其所。”
斗量筲计 明·胡应麟《诗薮·杂编》:“南渡后,江湖流派,斗量筲计,风轨荡然矣。”
祸福相依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梅妻鹤子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人事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復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急杵捣心 清·钱谦益《答王子一秀才论文》:“论仆晚年之文字,颛,好骂人,传语相劝戒,为之咋指吐舌,急杵捣心者累日。”
日增月盛 清·王韬《瓮牖馀谈·西国印书考》:“明崇祯时,麻荫朱实立第一印书局,印器从英运至,其后日增月盛。”
芙蓉并蒂 唐·皇甫松《竹枝词》:“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隔子眼应穿。”
赏信罚明 《新唐书·李光弼传赞》:“遭禄山变,拔任兵柄,其策敌制胜不世出,赏信罚明,士卒争奋,毅然有古良将风。”
变名易姓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
煎盐迭雪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那江里的白头浪茫茫一片,就如煎盐迭雪的一般。”
略迹论心 清 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以于立玉、于元荐为乱天下者,亦岂遂为定论乎?略迹而论心,二臣皆皎然不欺其志,有国士之风。”
托物感怀 清·汪琬《说铃》:“故能托物感怀,缠绵凄恻,若使饥寒切肤,亦未暇尔尔。”
启宠纳侮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元年》:“启宠纳侮,其此之谓也。”
自僝自僽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到如今夫妻情,父子恩,都作了一笔勾,落得个自僝自僽。”
红旗报捷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先生此去,何异登仙。指日红旗报捷,甚么司马黄堂,都是指顾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