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不分的成语故事

拼音hùn dùn bù fēn
基本解释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
出处《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窃,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窃,七日而浑沌死。”
暂未找到成语混沌不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混沌不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年复一年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每逢闲暇,无非敲枰相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知人间岁月几何。” |
沦肌浃髓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不浸于肌肤,不浃于骨髓。” |
威凤祥麟 | 《宋书 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风。”《宋史 乐志一》:“九年,岚州献祥麟。” |
木公金母 | 宋·张元干《瑞鹤仙·寿》词:“对木公金母,子孙三世,妇姑为寿满酌。” |
蛇入鼠出 | 严复《原强续篇》:“于是深怒积怨,退而治兵,蛇入鼠出,不可端倪。” |
日亲日近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自古道:‘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
原璧归赵 | 清·王浚卿《冷眼观》第十八回:“[你]敢是有甚么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边,原璧归赵么?” |
兼容并包 | 西汉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
取乱侮亡 | |
狐潜鼠伏 | 明 张景《飞丸记 公馆言情》:“山居草宿,狐潜鼠伏,将略胜孙吴,军势振颇牧。” |
名公钜人 | |
铸木镂冰 |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中》:“卖浆贩麦,利辄失时,铸木镂冰,初无成日。” |
改天换地 | 朱敏《深情忆念周伯伯》:“站在我面前的正是两位扭转乾坤,改天换地,领导我党我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历史巨人。” |
气血方刚 | 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莫张慌,等的他那气血方刚,那其间着志求贤将师道访,习练的才高智广,文强武壮。” |
画栋雕梁 | 《宣和遗事》前集:“画栋雕梁,高楼邃阁,不可胜计。” |
潇潇洒洒 | 元·孔文卿《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第三折:“三魂儿潇潇洒洒,七魄儿怨怨哀哀,一灵儿荡荡悠悠。” |
万箭钻心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那安卿说到此处,好如万箭钻心,长号数声而绝。” |
意义深长 | 巴金《旅途随笔·别》:“这些简单而意义深长的话我还能够了解。” |
男婚女聘 | 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没来由强风情,则可喜,男婚女聘。” |
秀才人情 | 清 朱之瑜《答奥村庸礼书》:“外具湖笔、斗方贰种,真乃秀才人情而已。” |
堆积成山 |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 |
百不一贷 | 《新唐书 酷吏传 来俊臣》:“后信之,诏于丽景门别置狱,敕俊臣等颛按事,百不一贷。” |
金相玉质 | 汉 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
截辕杜辔 | 语出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
神摇目眩 | 清·陆次云《费宫人传》:“每升御坐,辄神摇目眩,见白衣人长数丈者在前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