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落魄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ng hún luò pò
基本解释同“惊魂丧魄”。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3章:“左昆山久历戎行,也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断不会因吃了一次败仗就惊魂落魄,不敢再战。”
暂未找到成语惊魂落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惊魂落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名山大川 |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
踵武相接 | 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且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 |
万紫千红 | 宋 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呆若木鸡 |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铩羽暴鳞 | 南朝·宋·鲍照《侍郎上疏》:“铩羽暴鳞,复见翻跃。” |
绝顶聪明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35回:“他是绝顶聪明之人,一说便会,一会便已记得。” |
斗筲小器 | 《宋书·沈攸之传》:“况乎行陈凡才,斗筲小器,而怀问鼎之志,敢构无君之逆哉?” |
推贤乐善 | 《晋书·傅玄传》:“疾恶如仇,推贤乐善,常慕季文子、仲山甫之志。” |
滔滔者天下皆是 | 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
空心萝卜 | 古华《芙蓉镇》第二章:“谁的妹儿吃过哑巴亏,出嫁时是个空心萝卜。” |
覆地翻天 |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哎哟,叫一声覆地翻天。” |
逞己失众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6回:“盖骄则恃己轻人,骄则逞己失众,失众无以御人,那得不败。” |
中天婺焕 | 明·丘濬《故事成语考·老寿幼延》:“贺女寿曰:‘中天婺焕。’” |
瞽言妄举 | 《晋书·挚虞传》:“臣生长筚门,不逮异物,虽有贤才,所未接识,不敢瞽言妄举,无以畴答圣问。” |
奔走之友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 何嵎》:“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 |
掠地攻城 | 明·无名氏《精忠记·应诏》:“勤王报国应无惮,掠地攻城也畏难。” |
粉妆玉琢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 |
黑灯下火 | 老舍《骆驼样子》十二:“你始终也没进去。黑灯下火的教鞭教我和太太瞎抓。” |
曲终奏雅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论》:“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聘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
深中隐厚 |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论》:“余与壶遂定律历,观韩长孺之义,壶遂之深中隐厚。世之言梁多长者,不虚哉!” |
褒衣缓带 | 《新唐书·刘知畿传》:“博带褒衣,革履高冠。” |
掩瑕藏疾 |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至于掩瑕藏疾,涤除疵垢,朝为寇仇,夕委心膂,虽未足希准古人,粗亦无负于新旧。” |
涉笔成雅 | 清·毛先舒《诗辩诋》第一卷:“于物无择,而涉笔成雅;于思无豫,而往必造微。” |
蹙国丧师 | 《晋书·陆晔、何充等传论》:“未有嘉谋善政,出总戎律,惟闻蹙国丧师,是知风流异贞固之才,谈论非奇正之要。” |
束身自修 | 《后汉书·卓茂传》:“[光武帝]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