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振金声的成语故事

拼音yù zhèn jīn shēng
基本解释喻文章道德之盛。
出处《梁书·徐勉传》:“网罗经诰,玉振金声,义贯幽微,理入神契。”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回光,清风度曲,崔亭伯真龙之气,扬子云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笔有余力。”
暂未找到成语玉振金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玉振金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光彩夺目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玉台翠树,光彩夺目。” |
天若有情天亦老 | 唐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博学多才 | 《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
今蝉蜕壳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被小将使一个金蝉脱壳之计,撤身得空,把这和尚拿来,奉献大王,聊表一餐之敬。” |
挺而走险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
日久天长 | 清 曹雪芹《红楼梦》:“日久天长,这些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呢?” |
文从字顺 | 唐 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 |
鹤唳猿声 | 明·梅鼎祚《玉合记·酧负》:“早除却花魔酒病,惯闻他鹤唳猿声,守清夜药垆丹鼎。” |
高文典策 | 宋·王安石《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闳言崇议,足以经纶王家;高文典策,足以鼓动当世。” |
心旌摇摇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寡人自料,从楚当秦,未见胜也;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
穷途之哭 | 《晋书 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 |
戎马生涯 | 顾笑言《爱情交响诗》:“那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他前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几乎是战无不胜的。” |
略见一斑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方正》:“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
腹中兵甲 | 《五朝名臣言行录·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传》:“……,夏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
二意三心 | 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你道顺德者吉,逆天者凶,我怎肯二意三心,背义忘恩,有始无终。” |
演武修文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那其间教训成人,演武修文,重掌三军。” |
祸稔恶盈 | 宋·王懋《野客丛书·宣帝待霍氏》:“今霍氏祸稔恶盈,帝岂不能治之哉?” |
防微杜衅 | 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十九:“往奉台翰,怜不肖之愚忠,教以防微杜衅,慎自持爱。” |
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
施号发令 | 《北齐书 杨愔传》:“每天子临轩,公卿拜授,施号发令,宣扬诏册,愔辞气温辩,神仪秀发,百僚观听,莫不悚动。” |
御下蔽上 | 宋·朱熹《已酉拟上封事》:“妒贤嫉能,御下蔽上,而不忧其有害于圣政也。” |
金钗换酒 | 唐 元稹《三遣悲怀》诗之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
枕干而寝 |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
默换潜移 | 清·李渔《奈何天·闹封》:“喜得男儿争气,把红颜命格,默换潜移。” |
向隅而泣 | 汉 刘向《说苑 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