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与心违的成语故事


事与心违

拼音shì yǔ xīn wéi

基本解释同“事与原违”。

出处北齐·魏收《魏书·王叡传》:“诚思竭尽力命,以报所受,不谓事与心违,忽婴重疾。”宋·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


暂未找到成语事与心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事与心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废话连篇 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有时废话连篇,有时又尽量简古,好象他们是立志要让读者受苦似的。”
焚林而狩 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是由涸泽而渔,焚林而狩。”
寒来暑往 《周易 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遍体鳞伤 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体鳞伤,着实走不动了。”
鞭驽策蹇 明 张居正《纂修书成辞恩命疏》:“盖五年于兹,而今始克就,鞭驽策蹇,宁靡寸劳。”
以邻为壑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泽水。泽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亢龙有悔 《周易 乾》:“上九,亢龙有悔。”
六出奇计 《史记·陈丞相世家》:“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
东冲西撞 杨朔《铁骑兵》:“他带着一班人巧妙地摔开了追击的敌人,东冲西撞,想再追上大队。”
千秋万岁 先秦 韩非《韩非子 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聒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
尺水丈波 唐 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宋 苏轼《东坡集 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云从龙,风从虎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丧胆游魂 老舍《骆驼祥子》:“祥子在街上丧胆游魂的走,遇见了小马儿的祖父。”
坐吃山空 元 秦简夫《东堂老》:“自从俺父亲亡过十年光景,只在家里死丕丕的闲坐。那钱物则有出去,无进来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日不移影 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自到都下,撺过卷子。小官日不移影,应对万言,圣人大喜。”
进可以攻,据可以守 刘流《烈火金刚》第29回:“要是利用得好,那是进可以攻,据可以守,游可以击,退可以走。”
涸鲋得水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六节:“虽然,以当时久困地狱,渴望天日之意大利人,骤闻此语,殆如涸鲋得水,笼鸟脱樊,且距且跃,且汗且喘。”
乌衣子弟 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水阁含春,便有那乌衣子弟伴红裙。”
重楼飞阁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城内瑶光寺》:“在城内作光极殿,因名金墉城门为光极门,又作重楼飞阁,遍城上下,从地望之,有如云也。”
矜奇立异 林纾《<慎宜轩文集>序》:“所著《慎宜轩文》若干篇,气专而寂,澹宕而有致,不矜奇立异,而言皆衷于名理。”
炊臼之戚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梦》:“贾客张瞻将归,梦炊于臼,问王生。生言:‘君归,不见妻矣。臼中炊,固无釜也。’贾客至家,妻果卒已数月。”无釜,谐音“无妇”。
羽檄交驰 宋·张孝祥《衡州新学记》:“于羽檄交驰之际,不敢忘学。”
村酒野蔬 清 无名氏《说唐》第三回:“守几亩田园,供养老母,村酒野蔬,亦可与知己谈心。
贪权窃柄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贪权窃柄者则曰:‘德如尧舜矣,焉用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