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工半读的成语故事


半工半读

拼音bàn gōng bàn dú

基本解释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出处萧乾《落日》:“好容易有这么个半工半读的地方,你怎么一来就没长性——”


暂未找到成语半工半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半工半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光芒万丈 唐 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月盈则食 《周易 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白头到老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小娘半老之际,风波历尽,刚好遇个老成的孤老,两下志同道合,收绳卷索,白头到老。”
西除东荡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俺也曾西除东荡,把功劳立下几桩桩。”
德高望重 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敦煌变文集 卷一 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有生以来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4回:“题目是‘藤文公为世子四章’,我有生以来,从没有做过这样长的题目。”
置锥之地 《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敲金击石 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阁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源源而来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源源而来。”
枕戈以待 明·张煌言《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臣虽驽钝,亦当枕戈以待。”
好事多妨 元·吴弘道《梅花引》曲:“惊魂未定,好事多妨,堪伤。”
一叶障目 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鲁鱼帝虎 晋 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
怀刺漫灭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祢衡传》:“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
避实就虚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要略》:“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
死灰复然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
昼夜不舍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乘舆播迁 《明史·王竑传》:“向使乘舆播迁,奸党犹在,国之安危未可知。”
新婚宴尔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必须用此悲感,方可领略,则适当良友乍逢及新婚宴尔之人,必不信矣。”
祸福之门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慎势》:“故小大、轻重、少多、治乱不可不察,此祸福之门也。”
云屯席卷 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云屯席卷,兼拟靖鲸鲵于鲛穴;可怜仳离琐尾,大都内地残黎。”
如此这般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8回:“今朝县中李大人到学生那里,如此这般,说大巡新近有参本上东京。”
措置乖方 《清史稿·王茂荫传》:“其措置乖方,人言藉藉,而无敢为皇上言者,或虑无实据也。”
造微入妙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贺方回‘淡黄杨柳带栖鸦’、秦处度“藕叶清香胜花气”二句,写景咏物,可为造微入妙。”